想到自己要说出那句“这是在辽省庄河水下考古现场,来自水下十二米深度为您带来的直播”,他就觉得有些隐隐的热血沸腾。
但这点热血很快被浇灭了。
楚孑带着央视团队进行了一次试潜,在海底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在镜头中,因为海底的灰尘和泥泞,会扬起细小的颗粒,很干扰镜头。
尤其是在直播中,观众也不能随时暂停仔细看清,再加上晃动,很可能导致画面无效。
这时候央视团队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他们这次带来的高科技设备不仅仅有三方通话系统,还有来自津省龙泰潜水的水下灯阵。
在漆黑的海底,手电筒的光亮总是有限,那加上灯阵系统会不会好一些呢?
刘队长本来寄希望于打上漂亮的光线来提升画面效果,也能让观众看到水下沉船的精美画面。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比起使用经验非常丰富的水下三方通话系统来讲,水下灯阵系统还属于第一次如此大范围的在海底使用,别说是水下考古队员了,就连津省龙泰潜水自己的人也鲜少有使用的机会,毕竟在一般的潜水作业中,这么大范围的照明并不是刚需,实践经验很少。
这就牵扯到了队员们的熟练问题,他们需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仅熟悉这些灯具的操作,还要考虑到携带设备上下水及问题。
这件事不仅仅关乎使用效果好不好,还牵扯到了潜水队员们的安全问题,毕竟上下水是队员们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不说别的,就说楚孑上次耳压失去平衡,还要在水下的安全区域缓上半天呢,如果在直播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