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的话,每天都喝上一杯也不错。
明教授又提问,“你知道我们国家六大茶的分类是根据什么来定的吗?”
楚孑对于茶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也不算多,只能说些皮毛:“是按发酵程度分类的?”
“嗯,差不多,”明教授点头,“更准确的说是按照制作程序的不同分类的,我先不讲太多,主要讲讲绿茶和黄茶,这也是你刚刚下意识拿来对比的两种茶,它们确实非常相似。”
“绿茶是六大茶中唯一不发酵的茶种,与之对应的就是红茶和黑茶,那两种茶室完全发酵,同时,绿茶不萎凋、不搅拌也不烘焙,这样产出的茶叶便是绿茶了,比较著名的有黄山毛峰,还有之前我给你屠教授的碧螺春。”
“黄茶则是在不萎凋、不搅拌叶不烘焙的基础上进行轻微发酵而成的茶叶,这轻微发酵就很讲究,如果发酵多了,就很容易变成乌龙茶,发酵程度轻了就很容易败坏,所以说,黄茶的制作非常困难,这也是它产量低的原因之一。”
“所以你说它的口味和绿茶不同,就是因为这层轻发酵,颜色呈现杏黄色也是因为这个。”
楚孑点头:“我明白了。”
原来茶叶之间也大有学问,真的是长见识了。
“我们茶学的研究是在农学之下的分支学科,主要分为三个方向,一是茶文化的探究;二是茶内化学物质的变化研究;三是茶树栽培方面的研究,我现在手下的研究生主要集中在后两者,”明教授认真道,“今年我打算招收一位进行茶文化研究的学生,当然了,因为和历史系跨度比较大,没法保研,如果殡葬学或者考古学的学生想上我的研究生呢,只能考研了。”
楚孑越听越觉得不太对劲。
怎么句句不点名,句句都像是在点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