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生想了很多办法,吸引大家入学,但毕竟村民们都觉得上学没什么用,所以收效甚微。
这样以来,苏先生就不得不开始想办法如何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了。
苏先生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用茶来入手。
当时,虽然家家户户都在种茶、采茶,但是茶叶也卖不上什么价格,而且收成也不好,古茶树的产量也上不去。
所以苏先生开始潜心研究如何能帮助茶树提产,找来了很多书籍和资料。
要想让孩子们上学,苏先生决定先教这些大人。
于是,他每天晚上开办夜校,和杜大姐一起,教这些村民们如何更科学的养护茶树。
这个和他们的收益息息相关,所以来的村民很多。
当时,这里的村民以布朗族居多,还有些傣族、佤族和德昂族的居民。
这些居民大多都不会汉语,这就成了苏先生的切入点,他们想要阅读这些茶树相关的资料,就必须得先学汉语、学会认识汉字。
而这些村民因为文化环境和年龄的问题,学的很慢,苏先生就想办法,督促他们让孩子来入学,孩子学习的很快,这样就能回家把先进的茶学资料念给大人们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