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即使他不去监工,那些工人也知道自己负责的那几棵树该如何处理了。
四十多个人对付几千棵树还是绰绰有余的,两周左右的光景,就处理好了。
也不是所有的适龄茶树都做了矮化处理,有的只是进行了修剪,总之工人们都很有经验,知道自己要负责的该怎么处理。
还有一部分钱楚孑就又买了一些温度计和湿度仪,还有监控风力风向、土壤酸碱度的动态测量仪,将它们放置在了大小清山的不同位置,粗略的监控一下整体的环境。
这些数据当然也接入了马斯仟做的定位系统中,楚孑想了,之后会把每棵树每年的产量、病虫害、树围、胸围的变化,都记录进去。
其实他最想的,是在每棵树下面都安装综合性的动态检测仪,然后每棵树都有一个芯片,这样就能更加精确了。
但可惜,没有钱。
这宏大的愿景楚孑只能作罢了。
当然了,虽然有了各种动态监测,楚孑也没有做甩手掌柜。
他还是经常上山看工人们处理各种事情,很快就和工人们混熟了。
一天,他走到大清山背面,忽然发现前面有四五个少年,正在锯树。
看手法,确实是矮化茶树的手法,楚孑一开始没太在意,但仔细一看,才发现那几个人似乎也就是十三四岁的样子,年轻的过分。
楚孑赶紧走上去,问:“你们是来帮忙的工人吗?”
四五个少年都吓了一跳,不太敢看楚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