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太大了,还没被发现价值的地方也太多了,需要他们这种学者继续向更深处、更难处不断探查才行。
持续两天的大小清山之旅让所有学者都很满意,收获颇丰。
一位留着白胡子,年岁最高的学者临行前,拍着楚孑的肩膀:“你做的对啊。”
楚孑不解,问道:“什么?”
“你先把我们请来,是对的,”白胡子学者言简意赅,“在有的领域,尤其是文化价值大于商业价值的领域,学者一定要走在资本家前面。”
楚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也把它记在了脑海中。
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做事时的信条之一。
……
几天后,清明节雨纷纷,清源村也不例外。
人人都说好茶出自清明前,这也是“明前”茶之所以出名的原因,但楚孑这一次并没有赶上潮流。
但明后的茶依旧不错。
山上的古茶树长势喜人,就在楚孑焦虑等待结果的时候,楚孑收到了明教授的通知。
“经组委会认定,清源村的古茶树王有730余年的树龄,是过渡型茶树中经过认证的树龄第二大的古茶树,其精准坐标为东经xxxx,西经xxxx……”
“另,位于东经xxxx,西经xxxx的古茶树有超过600年的树龄,为排名第三……位于XXX的古茶树树龄超过500年,为第7位……”
楚孑眼前一亮,成了!
不仅那棵参天的古茶树王收到了认真,清源村还有两棵古茶树也拿到了业内的认证!
有这三棵树,足以见得清源村是一个拥有古茶树的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