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几乎没有废话,每一句都是干货,听得小华都想记笔记了。
Up开始讲从文字上来看,我国从4700多年以前,也就是传闻中的良渚文化时期,就开始有吃茶的习惯了。
虽然,大不列颠在1824年侵入印国的时候,曾在中印边境的阿萨姆地区发现了野生茶树,后来又在Sibisagar发现了成片的野茶树,因此提出了华国是茶叶发源地的质疑,但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研究,现在主流学术界已经基本认可,华国就是茶叶的发祥地了。
主要是来自古生物学的研究,发现山茶科中的大部分植株都起源于第三纪,大约是6500年前,而因为冰川侵袭,大部分植株都没被保存下来,但我国的云贵川高原躲过了这一场冰河世纪,因此大部分都保留了下来,后来的茶树,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化出现的。
同时,我国云贵川地区还有大量的野茶树,也是铁证。目前全球年龄最大的古茶树都在我国境内。
当然,我国不仅是茶树的发祥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根据考古学(楚孑的老本行)发现,全球最早的茶具也是在我国被发现的。
1987年陕省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距今1100多年前,也就是唐僖宗所用的,宫廷金银器茶具,包括了茶托、茶盏、生火煮茶用的足座银风炉、储存茶叶用的鎏金银龟,以及纹银的茶槽子,等等……
这些文物的出土不仅证明了我国在唐朝就已经有饮茶的习惯了,也能证明在唐朝时期,喝茶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规程了。
西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则是另一个佐证,其上面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在当时指的就是茶叶,足以证明我国在西汉时期,也就是至少在公元前2737——2697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茶的作用了。
之后,楚孑又稍微讲了一下茶叶的传播。
从生物学上看,茶这个物种似乎是随着江河的流向而扩展,传播的,从云贵川一路到河南、浙江、陕西等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