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半晌,她露出一个微笑,抬头,又看了看楚孑,问道:“这是你写的吗?”
“是的,”楚孑答道,“不过有我们专业两位教授的润色。”
“那你在这个殡仪馆实习了多久?”女人又问。
“半年左右,”楚孑不解,“请问怎么了?”
“哦,很好啊,”女人思忖半晌,“那你应该不止写了这一篇吧?”
楚孑点头,心算片刻:“大概一共四十来篇。”
女人听罢露出一个微笑,然后伸出了一只手:“我是星途出版社的主编,袁小雅。”
楚孑微微吃惊片刻。
“星途出版社?是前两天新闻上那家……”
“没错,就是我们,”袁小雅爽快一笑,“因为营收不利被员工集体闹罢工,但你要知道,行业里经营成这个样子的也不止我们一家出版社,所以,别对我们有偏见哈。”
楚孑回之一笑:“夕阳产业,名不虚传。”
二人握了握手。
“我对你在火葬场实习的这些故事很感兴趣,方便的话,能不能发给我来看看呢?”袁小雅问道。
“没问题,我回头修改一下,尽快发给您,”楚孑答应下来,“我先不和您聊了,第二环节马上就要开始了。”
“好,加油。”
“多谢。”
袁小雅也没久留,而是直接离开了。
楚孑完全没想到这家出版社会对自己的实习日记产生兴趣。
他早就有过耳闻,在每况愈下的出版行业,星途出版社绝对是其中的异类。
众所周知,目前各大出版社卖的最好的作品无非就是两类,一是教材或教辅材料;二是网络小说。
但星途出版社却不沾这两边。
他们只做最传统的出版社的那一套发掘作家、出书、推广作家。
所以也难怪几乎经营不下去了。
不过袁小雅在业内很有名气。
人人都喊严肃文学已死,但国内最新崭露头角的作者,比如刚拿了茅盾文学奖的那位新人作者,就是袁小雅发掘出来的。
也不知道和她的碰撞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
正想着,楚孑就见到两位大赛主办方的员工朝他走了过来。
“楚同学,你好,恭喜你进入第二环节,你的序号是20,请你先去休息室做准备吧。”
楚孑点点头,入选这事倒也是意料之中。
但他没想到自己有这种运气,是大轴出场。
最后一个,也意味着关注最多。
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