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绿茶。
“这杯……”小华挨个喝着。
虽然她不懂茶,但是总能喝出一些差异。
最后,她还是坚定地选了那杯黄茶:“爸,我觉得这个最好喝,味道不太重,又不涩口,很清新,还有米香,喝完胃里也很舒服。”
华总点了点头。
虽然说不同的茶品种之间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但之所以古人做出这么多种茶,就是适合不同人群的口味。
像他们这种中年人,比较爱喝红茶,养身养胃,老人钟爱普洱,味道比较浓,也解腻,再年轻一点的多半爱喝绿茶,喝完凉快、清爽。
但他没想到,像他女儿这样的年轻人,对黄茶也很喜爱。
不过现在还只有他女儿一个人,华总作为大茶商,十分谨慎,问道:“你今天是不是有同学聚会?”
“啊。”
小华都忘了,今天是她们出国留学的华国学生聚会,她本来都不想去的。
结果没想到,她爸爸直接塞给她了好多好多包茶,对她郑重道:“去同学聚会,给他们泡茶喝喝,回来告诉我他们最喜欢哪种!”
……
还剩几天时间,楚孑当然也没闲着。
其实为了推广他们清源村的茶叶,他有两种方案。
更准确地说,是两种方向,一种To B,一种To C。
所谓To B,就是To Business,面向茶商们推广茶叶。
他之前发邮件,包括寄送样品,都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茶商看到他们清源村的茶叶。
但从目前的回信来看,收效甚微。
楚孑为此,去给几个之前在邦威聊得还不错的茶商打过去了电话,取了取经,而他们给出楚孑的答复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只喜欢第一嘛,所以认证过的第一的茶王树比较有噱头,认证第二就差了点意思。”
看来,他们清源村的茶还是缺了一些吸引人的点。
比如米地,是靠带着米味的茶做起来的,澜苍是“万亩千年古茶园”,邦威则有最古老的茶王树……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在外的名声。
可他们清源村,就没有。
楚孑本以为“第二古茶树王”这个噱头是够得,但目前看来,还是有些不足。
但这并难不倒他。
他很快叫来了温如玉。温如玉头脑灵活,也比较爱上网,有网感,正适合跟他一起构思。
其实在这个情况下,To B和To C的逻辑是一样的。
按理说,茶叶的买卖没有这么复杂,这是一种走量的买卖,每个茶商多收点少收点其实都行,他们清源村的产量也没有很大。
但主要是其一,最近年份不好,消费市场紧缩;其二,清源村的茶叶还有那间很不厚道的公司卡着,茶叶买卖也是划分地盘的,其他茶叶商看不到特别丰厚的利润,也不愿意去侵占别人的地盘,得罪同行。
所以压力就集中在了楚孑和温如玉身上。
他们必须想出一个卖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