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曾师从张恭租学习《左传》、《周礼》,主公不曾听说过张公大名吗?那是早些年的经学大家,博学多闻的很,最是精通古文经义,不过张公已经仙逝了, 除此以外, 他还随马融大家学习过,可谓是名师教导之后。”

糜竺为貂蝉举荐了一个人:“论对郑君的熟悉,还是孙乾属第一, 他曾经得过郑君的举荐, 还得到过他的教导。”

貂蝉记下了孙乾此人, 转而又去拜访了贾诩、郭嘉、陈登等人,众人无不对郑玄充满了敬重。

待找到孙乾,听她问起郑玄之事,孙乾可高兴了,当即就滔滔不绝地吹起了郑玄的厉害。

“郑君他是名士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人了,成为大儒之后,他从不骄傲,遭遇了党锢之祸的迫害,他也没有心灰意冷,他被关了整整十四年,却在此期间著书多本,创立郑学,此后他拒绝做官,转而闭门隐居,潜心专研著述。郑君之守节,令我敬佩,令我心向往之,恨不能成为他的弟子啊!主公可千万不能逼迫郑君出仕,他无意于官场,一心只想潜心修学,若让这样的人来做官,才学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岂不是非常可惜?”孙乾担忧貂蝉会像陶谦一样去强迫郑玄来做官,做逼迫的事情。

“不会,这你放心,”貂蝉摆摆手,不甚在意地说道:“从你所言来看,郑玄是淡泊名利一心学问的性子。”

孙乾道:“正是如此,不过郑君有个儿子,名为郑益恩,郑大家不愿意出仕,其子却正当壮年,男儿意气,他倒是有心出仕,此前被北海相孔融举荐去做了官。”

“孔融与郑玄也认识?”貂蝉意外,却又觉得都在情理之中:“孔相自诩为孔家后人,一心要将儒学发扬光大,因此而潜心著书立作,甚少过问窗外事,我倒是觉得他这样的人才跑去做官是大材小用了。”

孙乾心头跳了跳,误以为貂蝉要撸了孔融的官帽,忙说道:“孔相与郑大家乃是旧识,二人是因经义而认识的,他对郑大家非常推崇。主公,是不满孔相为了潜心著书而疏忽了为官吗?”

“没有,”貂蝉说道:“只是可惜好好的学问大家被政治所埋没了罢了。”

孙乾呼出一口气,解释道:“学习经典是为了出仕,为了做官,这是大丈夫在世能够为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为了自己的志向去建功立业。像郑大家这样淡泊名利的,已是到了常人难以到达的高度啊!我们可以为万民做事,他却能为万世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