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三继续去忙了。林如海带着老大去见老太太最后一面。二人到时,江映蓉带着黛玉还有各房媳妇儿和孙子孙女麻衣孝服,正守着遗容已经收拾好的林老太太。
林如海带着老大跪拜三次,起身仔细看了看老太太的面容,只见老太太脸色安详,嘴角微微上翘仿佛带着笑意。林如海心中舒了一口气,母亲看起来没有带着遗憾离开。
只是林如海心中却颇为遗憾,亲娘去世前竟然没有守在身边,心内懊悔怎么没有提前发现异常,好守在家里。心中所想面上自然就带出来些,江映蓉和他相处几十年怎会不了解林如海心中的想法,出言宽慰道:
“母亲虽去的突然,可临终前并无痛苦,张院判也说这是喜丧。”
张院判到时林老太太已经咽了最后一口气,不过保险起见还是让他确认一番,死前是否痛苦自然看的出来。张院判又瞧着一家子除了媳妇们避开,剩下的孙儿曾孙齐聚一堂,屋子里站的满满当当,可不就称的上喜丧。
喜丧,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不暇,何来之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可为喜也。
林家现下子孙繁多,人丁兴旺,林老夫人虽子嗣单薄只有林如海一个亲子,可孙辈和曾孙辈繁多,此乃全福。
林老夫人虚岁正好七十,到了古稀之年,算是达到全寿的最低标准。
虽然前半生饱受子嗣烦忧,又青年寡居多年,可后半生子孙环绕,子孝媳贤,安享晚年。
死前并不受病痛折磨,自然老死,圆圆满满地结束了一生,此乃全终。
全福全寿全终三者皆满足,是以可以称之为“喜丧”。若是其中一条不符合,都不能称为“喜丧”。
果然,林如海一听表情稍微舒缓一些,“喜丧”也是个大福气的事情,不是随便哪个老人就能轻易凑足三个条件。是以林如海调整好心情,“那就按喜丧的规格来办,吩咐下去不可过分悲切,不可放声大哭,入殓吧。”之后便是入殓,将林老夫人安置于灵堂。
因是喜丧,通知各家的丧贴特意也注明了,免得前来吊唁的宾客不知内情哭的过分悲切,反而冲撞了喜丧。将原来已经挂满的白布撤下来一部分,添上部分黄布红布点缀。孙辈的孝衣增添红孝布,曾孙辈的孝衣在此基础上再添设黄孝布,以便和普通的丧事区分开。即便不知内情的人一看也知道这家办的是喜丧,不会表错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