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这日人声鼎沸,到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大姑娘小媳妇儿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去。黛玉和小四就相携跟着人流准备去一探究竟。至于随行的兵丁则是在驿站休整等候, 只派了三五个人远远在后边跟着护卫安全。一路走来皆是如此,否则到哪都跟着一千来号人, 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大娘,今日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热闹?”装扮成年轻后生的黛玉向身边一个面容和善的老大娘问道。

“小哥是外乡人吧?”大娘一眼识破。

“我和哥哥是京城人氏,在外游学途径此地,这是此行的最后一站, 就一起过来凑凑热闹。”这个说辞黛玉用了一路。

“怪不得你们不知道,今日是神女娘娘第一天开庙迎香客的日子,咱这些人都是进庙上香祈愿的。”大娘热心的回答。

“神女娘娘?”黛玉疑问,为什么听了这四个字莫名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四哥,你说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黛玉悄悄向小四问道。

“可能真是!”小四给了个不确定又听起来很确定的回答。

“小哥莫不是连灵验的神女娘娘都不知道?咱这里可是按着京城的神女庙建的。”大娘有些疑惑。

还不等黛玉回话,大娘就一副醒悟过来的样子:“这年纪大了就是不行,小哥刚才说是在外游学,不知道神女娘娘也正常。”

“正是,正是。”黛玉略微僵着一张笑脸接话。

“小哥,大娘跟你说啊,这神女娘娘最是灵验不过,你知道前些日子北藩大旱吧?”

得到黛玉肯定的点头,大娘继续说:“就是神女娘娘求来的雨,救了不知多少性命。要说北藩当初杀了咱大齐多少人,哪个不是恨不得扒了他们的皮喝了他们的血。咱陛下仁善,神女娘娘慈悲,不计前嫌救他们于水火。以后他们要是再起二心,非要求神女娘娘重罚他们不可。”

黛玉有些尴尬,她还真没那么大的能耐,可能要让大娘您失望了。

“可这和这里的神女庙有什么关系?”小四替正在尴尬的黛玉问了出来。

“这位小哥就有所不知了,这神女娘娘是咱大齐的娘娘,怎么能单让北藩的人去供奉,难不成都保佑他们去?咱这里才是正统,把神女庙的香火供的旺旺的,多多保佑咱大齐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才是正理儿。”大娘说的慷慨激昂。

“大娘您胸怀天下!”瞧瞧这么大的宏愿,不得不竖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