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王曾来回禀,四姑娘去扬州前特意给了他一道平安符,为的是给承望挡灾,不知承望有何灾祸,还请四姑娘明示,也好让他们提前防范!”之前只顾着斗气,然后就是互捧,再后就是商议佛门之事,皇帝此刻终于有功夫问出承望一事。一则是真的关心这位嫡孙,二则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想要讨几个平安符护身。

“贫道只能算出雍王嫡子将有一场大劫,此劫关乎性命,至于这是天灾还是人祸此刻还无法确定。那平安符可以在关键时候保住一丝气息,也能及时通知贫道前去查看,眼下只能寄希望于贫道的微末之术能有作用。”书里只隐约提的雍王嫡子早妖,至于怎么死的连一星半点都未提及。江映蓉这个依靠原著和738的半吊子神棍,只能虚虚实实的搪塞着。

不过都说雍王嫡子是因染了天花才不治而亡,如果是这样,江映蓉倒是不惧,救了承望不说,还能顺道把牛痘再拿出来溜溜。她记得上个世界就没有雍王嫡子早妖之说,估摸着就是因为她早早的把预防之法拿出来,这劫数自然就跟着化解了。

“如此便劳烦四姑娘费心了。朕瞧着那平安符和普通道观中的没甚差别,不知是否内有玄机才会示警挡灾?”

“确是普通符纸制成,只是贫道多添了一道灵气进去,若是小祸这丝灵气便足够化解;若是大祸便得保全最后一口气儿,留下挽救的余地。陛下请看。”江映蓉自然明白皇帝问此话的目的,无非眼馋想要。不过也是,像皇帝这个年纪最怕死的时候,对外有刺客反教,对内长大的儿子们各个虎视眈眈。想要多一点儿保命的手段无可厚非,又不是什么稀有之物,给她一盏茶的功夫能造出数百个出来,是以这会儿直接演示给皇帝看。

只见一张黄色的符纸随着江映蓉的手势凭空飞舞,自动折成个三角状,最后又渡入一丝看不见的灵气。反正皇帝除了看见符纸凌空而动之外,其余什么也没瞧见。

江映蓉如法炮制一气儿做了三个出来,递给皇帝:“请陛下收下,权当做个玩意儿,只是灵气至多在符纸中储存三个月,之后便与普通符纸无异。”

皇帝亲手接了平安符,捡了一个直接装进腰间的荷包,其余给了瑞安命他妥善放好。

“其实陛下用了贫道的药丸之后,体内便留着灵气,有没有这平安符无甚差别。本来应该多做几个留给陛下赏人,只是此界灵气过于稀薄,贫道每每要修满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将体内灵气补足,否则便无法使用术法。所以这灵气还是要用到后边该用的地方去。”

制了三个也是给皇帝面子,无论他自己留着还是赏人都可。后边的话便是告诉皇帝,这好东西得用到刀刃上,不要在这种小事上索求过多,免得真到了正事上反而力有不逮,可就不妙了。

果然,皇帝既满意于江映蓉的识相,不用他明着开口就痛快的奉上来,又觉得江映蓉的话甚是有理,特别是所谓天谴一事,使用术法肯定要有灵气补充,万一为了这等小物误了正事可就不美。至于赏人,赏了这个那个就眼红,又不是人人都有灾祸等着,干脆都不赏,谁也没有怨言。

这接触的不过短短半天功夫,竟让皇帝有种江映蓉是个实在人的错觉,只要她能办到的都很痛快,没有任何二话,但凡拒绝的便是真的为难或者做不到。如此一来皇帝往后再要东西就不会那么贪心,也算免了江映蓉不少口舌和麻烦。

所以比起来最终还是江映蓉这只千年老狐狸更胜一筹,从亲手剥的栗子到承诺的药丸,再到平安符,每每都能在皇帝实际开口前先行奉上,正好戳着皇帝的心思,阻了他狮子大开口。对江映蓉来说,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儿,可皇帝不知道啊,被这些小恩小惠一收买,便忽略了他原本可以索要更大的好处。甚至于觉得江映蓉这人实诚,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不仅有道家之人的清高自持,还不是只会端着架子,格外会做人。

这话也谈完了,饭也吃好了,江映蓉便有请辞回无上宫的意思。皇帝当然不想好不容易遇到的人就这么走了,让她暂居于宫中。到时候也专门开出一座清净的殿宇供她修行,绝对没人敢打扰,再请人挑个好地方专门给她建座道观供奉,就差明说你不要再回荣国府了。恨不得就把人绑到身边别离了视线。

江映蓉只说师门有命,让她在俗世除邪祟消恶欲,往后还有诸多事情要处理,居于宫中多有不便。若陛下有传召,必定第一时间觐见云云。

在皇帝表示了不妨事后,江映蓉与皇帝头对头悄悄道:“整治佛门只可解的了燃眉之急,国库空虚仍是个大难题。贫道每日可以卜上三挂,既然有人要卜卦,势必不能空着手。这世上最有钱的便是那权贵世家、富商名流,到时候您安排心腹的人专管此事,价高者得。贫道修道之人又不重这身外之物,只要陛下借个手艺好的御厨给贫道使使就行。若是居于宫内这事儿可就不方便了。”江映蓉笑的贼兮兮。

小小年纪竟然是个芝麻馅儿的,这么坏。皇帝第一次用敬佩的眼神儿看着江映蓉,不过说到底最后得利的都是他,皇帝心头大悦。别说一个御厨了,整个御膳房搬过去都没话说。

“四姑娘真是高义啊!”皇帝诚心诚意的赞道,如此居于宫中确实不便,可皇帝又不想人离自己太远,皇城根儿上整个道观也不太方便。思来想去只能让人先回荣国府去,反正禁卫军们日夜守着,外人轻易不得入内,等找个合适的时机赐座宅子挪出来好了。

“谬赞谬赞。不过贫道这名头还得请陛下帮忙给打出去,才好有客源不是?”这话一出搞得两人跟无良奸商似的,还客源呢,又不是青楼里的老鸨。皇帝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这么简单的事儿包在他身上。

一直伺候在身边的瑞安看着一老一小神神秘秘的说着悄悄话,刚才那么机密的事儿二人都没避着他,这会儿子底是什么事儿竟然这般保密。看着二人散发的气息,瑞安莫名的觉得有些不好,背后不住的发寒,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瑞安,不愧是皇帝身边的第一人,这直觉杠杠的。你眼前这一老一小正在密谋给整个大齐人下套子呢,好往国库里边搂银子。要是权贵们知道皇帝这样暗搓搓的坑害自己,也不知是个什么心情。

江映蓉一点儿也不觉得有问题,反正她卜卦你掏钱,银货两讫的买卖,绝对童叟无欺,只不过收费稍微贵了那么一丢丢,可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啊。

第134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一老一小密谋过后,皇帝一看时间不过未时三刻, 时间尚早, 现又是初夏季节,天黑的比较晚,干脆命人传旨:晚间要在凌华殿设宴, 让儿子辈孙子辈的都过来, 把各自的王妃、皇子妃也带上。为的自然是把江映蓉正式介绍给大家。

皇帝知道儿子们都等的心急火燎了, 除了老四和老八见过一面, 其他的都翘首以盼巴望着见见庐山真面目呢。索性满足他们的愿望,早日介绍了,免得背地里再想出什么馊主意来。当然最关键的便是借此把江映蓉神棍的名头打出去,所以,儿子们、儿媳妇们加油吧,父皇的国库能不能填满就靠你们了。出了这个宴会,便多往外宣传宣传,尤其是儿媳妇们, 多回娘家念叨念叨, 务必让娘家人信了四姑娘的本事,哭着喊着送银子。

想了想, 皇帝还觉得不够,干脆在凌华殿的隔壁太极殿再开一宴,让皇后带着诸位妃嫔一起在此宴饮,目的嘛当然是希望后妃们把今日之事都悄悄传回各家去。虽说明令禁止后妃不可与宫外传递消息,可实际上哪能禁的住呢, 只要明面上过得去,别撞到皇帝跟前儿来,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哦,提及皇后,稍微多说两句,这位是当今的继后,姓王。太子生母当年难产而亡,这位本是贵妃,之后便加封中宫皇后,只是多年无子,日子过得甚是无滋无味。本来以这位的家世,一开始是准备册为皇后的,但是耐不住亲爹拖后腿,仗着辅政大臣的名头,多有跋扈,事事都要掺一脚,皇帝便不满了,这才转了念头封了太子生母,想要用太子外家牵制,所以得了个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