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林如海对皇帝汇报的内容,大意就是后一张图他看不懂,但前一张写的却比较清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了几名大夫做了实验,至于为何相信牛痘可防天花,则是时下有接种人痘的法子,或许这牛痘之法并不是虚妄之言。总归最后牛痘的实验有了初步成果,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法是否真的有效,这才呈给皇帝以便安排医术更高明的太医们一同研究。既然这牛痘有了可信度,那关于鸟铳的图纸想来也有几分价值,如此干脆就一同呈上来了。

要说牛痘的进展会慢一点,可那鸟铳图纸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其中的价值,有了鸟铳的肯定,皇帝对牛痘也多了几分期待。无论如何该记林如海一功,如此林如海就以疾病缠身为由求了辞官养老的恩准,皇帝本就对林如海信任有加,也知道他这些年的身子每况愈下,但又不想放过这样一个有才华办事也算靠谱的能人,何况若是真允了辞官那才真的是寒了老臣的心,最后便以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招他回京任职,主要负责编纂典籍、编修史书的工作,秉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还计划让林如海担任皇子、皇孙的老师,教授一门课程。

如此林如海如愿进京安家,只是却没想到此举正中某人下怀,离得反而越发远了些。但有些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进京的林如海为了深入调查,少不得与荣国府多接触一二,作为外来人口的贾琰小朋友,自然对于大名鼎鼎的林妹妹最为好奇,得知林如海没死,还收养了两个继子,贾琰小朋友心大的表示反正自打他来到这里红楼梦就不再是正经的红楼梦了,貌似越来越多的人突然得了什么指点一般改变了原有的命运,如此多一个林如海也就不算多了。

而且见着林如海后,贾琰小朋友心里便有了主意,来了古代想要快速的增加自我价值最快的一条路就是参加科举,以前还在发愁如何找个博学的师父,他虽接受过现代爆炸式的信息和各种先进的理念,奈何对于八股文、文言文这等东西真的不擅长啊,必须得有个靠谱的师父领他进门才行。林如海来了,各方面正好符合贾琰小朋友的要求,于是贾琰小朋友磨刀霍霍向师父,呸呸呸,应该是摩拳擦掌准备好好表现以便林如海发现他的天资,讨好林如海进而顺利成为他的弟子。

贾琰只不过在贾赦面前稍微表示了一下对于林如海的崇拜,又早已展示了会背书这项技能,在贾赦眼里这老儿子就是妥妥的要中状元的节奏,于是不用贾琰多加暗示,就很主动的缠着林如海收徒了,而贾琰只需在一旁撒娇卖乖,反正他年纪小,正是可爱的时候,只要能讨的林如海的欢心,脸面什么的就先不要了。

为了更方便探听荣国府的事儿,林如海半推半就就收了贾琰做徒弟,顺便已经开始打算如何利用年纪尚小的小徒弟干点什么事儿。

一开始贾琰还没琢磨出味儿来,傻颠颠的卖了不少荣国府的信息,等后边牛痘突然横空出世,据说这玩意儿还是他师父林如海呈上去的,因为得了一本古书才知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啊呸,什么古书,铁定是师父自己搞出来的,啊呸,什么师父,真正的林如海说不定早就嗝屁了,现在也不知是哪个地方的灵魂给占了,亏得他喊了那么长时间师父,巴结的要是有尾巴恐怕早就摇起来了。同样作为外来灵魂,贾琰不相信“林如海”真的跟之前那位一样学富五车,有探花之才,这么一来总感觉亏大了。

贾琰气愤过后,就在思考要不要跟这位疑似老乡的人相认,他不是个太聪明的人,不敢保证得知了真相后往后还能不露出痕迹来,不如现在就试一试,二人名义上至少是师徒关系,又没啥利益冲突,若真是老乡,在这孤独的异世好歹能两眼泪汪汪一下吧。

于是在一个日常去林府拜见林如海的日子,趁着只有二人的功夫,贾琰出其不意的来了一句:“天王盖地虎。”说完就眼巴巴的等着林如海的反映,而林如海被突然的一句话弄得有些莫名,只是看着贾琰期待的眼神,林如海想了想便来了句:

“虽只有一句,倒颇为新颖,琰儿从哪里看到的?”

看着林如海神色如常,并没有如愿接出下一句,贾琰有点儿急了:“徒儿偶然间看到的,师父可知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