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只是简单的说了些必须送她们姐弟走的原因, 黛玉便知道了此行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接受这样的安排后,又得了林如海许多叮嘱, 也叫黛玉充分的有了一个当长姐的意识。
长女,长姐,再不是一个个模糊的词, 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从此黛玉的人生怕是会少了许多悲春伤秋的时间了。
此时父女俩说起出行的事情, 多了几分志在必得, 破釜沉舟的同时, 也少了几分离别乡愁。
为女弱, 为母强。林如海便提议让肖姨娘也跟着进京去,有亲姨娘在身边照顾孩子,总比旁人用心些。
“我儿不必担心肖姨娘不服管束, 到了京城, 你们依附荣国府而居, 自有你外祖母为你掌目。”
若肖姨娘对黛玉不敬,老太太必定第一个不依。若是老太太对孩子们不好,肖姨娘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什么都不做为。
虽然肖姨娘入府晚,但肖姨娘的脾气性子,林如海自认多少了解几分。
怕是一但黛玉姐弟受了什么委屈,她就会找理由带着黛玉姐弟回家。
用肖姨娘和老太太互相牵制,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俩个地位悬殊的人,都能成为彼此的掣肘。
黛玉对平衡之道还有些懵懂,听父亲如此说,也认真的点头应下。
“父亲放心,我与弟弟是这世上最亲的人。弟弟是咱们林家的根,女儿一定会照顾好弟弟,不叫他受半分委屈。”顿了顿,黛玉又道,“父亲要早点接我们回家呀,女儿才疏学浅,未必能够给弟弟启蒙”
黛玉想到荣国府的姑娘和哥儿都是绯歌启蒙,带着读书学东西。整个人都不好了。
毕竟绯歌不但乐器弹得匠气十足,便是诗词上的理解也差强人意呢。若真叫绯歌启蒙,黛玉真担心会耽误了她弟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千古名诗读出来,想到的竟然是窗户的大小和床铺要怎么摆放才能看到满地霜和明月……黛玉摇头,觉得好好的诗都让她折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