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努力,莉迪亚的人生也是成功的。
至少大部分人知道了她的背景,又知道她有这样一个恩爱体贴的丈夫,是绝对不会说出她的人生“可真不幸”这样的话来。
莉迪亚需要自己为自己寻找一点目标,但这份安逸之后,她也想要让自己实现一点除了对于家庭、丈夫和责任以外的目标,若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达成自己的愿望抱负,便是不像是男人们那般达成什么了不起的荣誉,能够做到自己最期待的事情,那也是对她的一种嘉奖了。
莉迪亚很快地便也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心中的这种期盼和愿望。
她没有和达西提起这件事情,是知道这目前还是没有影子的事情,同时他对于她的某些想法也不是全然无知。
但有时候,达西的态度已经能够说明问题,对于莉迪亚对于维多利亚公主的格外的探知和一些其他的似乎不太“正常”的好奇,达西一律接受,也尽自己努力为她寻找一些答案。
尽管出于谨慎没有将想法和他点明,但达西同样以这种方式无声地支持着她。
仅凭借莉迪亚自己,是绝对不会知道类似“维多利亚女王在生父早逝以后,早年曾在其舅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的监护下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是她曾长期受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
要知道,在英国一派贵族普遍的知悉中,这位被生母公爵夫人仔细地保护着甚至“锁起来”的年轻的公主似乎被认为成是一种乖顺而服从的女孩。
莉迪亚不知道是这位公主那对于自由和进步思想的理念主导了她的行为,还是被她母亲公爵夫人刻板而严厉的教导所束缚了自己。
要知道,实质上有不少英国贵族对于这位来自德国的公爵夫人评价并不高,尤其对方对于小公主过分的近乎偏执的保护日积月累地就造成了相当的矛盾,让不少人非常不满。
而由公爵夫人和她认命安排的那位刚愎自用的审计官约翰·康罗伊一道形成的一套“肯辛顿体系”,严格到有些无情地约束着这位年轻的公主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