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听商驰这话,竟似小瞧了她们女儿家,不肯比试一般。却又将那气性勾了起来,只道:“那便请商哥哥赐教。”

商驰她对视一眼,见黛玉是真心要比试,就应了下来。

然后转头对那侍女道:“不知是谁来评诗?”

作诗跟灯谜不同,又不是凭个数取胜,自然要人来公评。商驰自然要问问是谁,若不是名公大家,哪怕是评了也不能叫他们心服。

那侍女就说出几个人名来,俱是海内外名士大儒,其中更有一位姓闫的女子,是本朝公认的才女,曾被太上皇称为班昭在世,还封了个“内舍人”的虚职。

她如今年方三十岁,名声却已极为响亮。

不过她的出名不仅仅因为才学,更因为她的生平经历。

这位闫舍人虽不是世家名门出身,但家中祖上也做过两任官,颇为富足。

然她出嫁后却过的十分坎坷:少年丧夫,膝下空空不说,后来夫家居然还想侵占她的嫁妆私产,她便索性离了夫家。

因她不曾于夫家安心守寡,又将自己闺中笔墨编撰成书,流传于世,且抛头露面,拿着自己的私产举办过许多风雅集会品评诗文,便引得物议如沸。

更有人私下讽刺她,虽有班昭之才,却无班姑之德。

毕竟班昭可是《女诫》传世之人,只训诫女子柔和顺从,是士大夫们最喜欢的贤德表率。

于是便有许多人觉得这位闫舍人配不上跟班昭相提并论。最多算个文辞有余,节烈不足的蔡文姬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