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的话,舅舅却是未必会听的,这位舅舅还是个积威甚重的人,想靠一封书信改变这样大事件上的立场,外甥还不够份量,关山数重,不定是什么情形呢。贾宝玉头脑一热:“陛下,臣愿往。”

皇帝愣了一下,他只是要找人来说说话的,谁料到贾宝玉会请缨直前线。皇帝道:“你这是什么话?”前番的热血青年他还没忘,现在一个个都没什么建树呢。贾宝玉道:“陛下容臣细禀。一山不容二虎,一军难有两帅,然则……”张炯军与王子腾部是两个系统的,单让一个人领着,底下就要反营,如果将领再有点信心,那这仗不用打了,光内斗去了。他太了解这些纨绔的德行了,张炯去了,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或老羞成怒或认识不清,必然会跟这个读书人死磕,在京城他们或者有一斗之力,放在军队里只会被张炯玩死。

但是要让这些没用的东西回来吧,他们家人在朝中肯定要给张炯使绊子,开始不答应他们就去罢了,现在这样只能认了。如果战事不顺,王子腾第一个要负责,谁说都没用,那就要让双方和平共处到战争胜利。这就要一个人能在中间进行镇压调节,派个宗室去又怕压不住,派个郡王去又小题大做了,贾宝玉本身就担着考核军官的职位,又是王子腾的亲戚、推举张炯的人,正合适。当然这是贾宝玉从自己的角度考虑的。

皇帝且还不想撤了王子腾,他是另一打算,有王子腾在,张炯贪污的时候至少能够收敛一点吧?只要张炯贪得不是天怒人怨,皇帝就想起用他,毕竟现在能打仗的人太少了。但是让个准妹夫上前线?准妹夫还是个文弱书生?他舅舅还……吃了败仗?皇帝也犹豫了,只说:“朕再想想。”

————————————————————————————————————————

贾宝玉从殿内出来,天已擦黑了,被冬天的寒风一吹,他清醒了许多。紧了紧衣服,出了宫,打马回家。到了家里,却听二门上的小厮说:“史大姑奶奶今儿过来了。”这说的就是湘云了,贾宝玉心中一沉。

到了贾母那里,湘云果在的,出嫁的新媳妇能在亲戚家过夜,显然是经过婆家允许的。湘云是来打听卫若兰的消息的。贾宝玉道:“张大人不日起程,正在点选兵马,不用担忧。我意欲请旨随军而行……”

“什么?”这回最先跳起来的居然是贾母。

贾宝玉道:“老祖宗宽心。不过是这么想的,圣上还没允。”他允不允,都要力争的,不然就完蛋了。贾母与王夫人还不放心,拉着絮絮说了很多,中心意思就是:“不许去!”

贾宝玉道:“云妹妹来了,到园子里与妹妹们玩罢,我寻大哥哥说话去。”贾母、王夫人只能干瞪眼看着他去了,嗯,封建社会有时候还挺好的,爷们决定了的事情,亲娘、亲祖母都没办法。

贾珠也是不同意的,一面咳嗽一道:“我身子本就不好,你这一去又是凶险,琏儿又是个沾着女人就犯糊涂的东西,这一大家子,要交给谁?”贾宝玉给他掖了掖被角:“大哥哥却才病了,不必操这个心,我无碍的,又不冲锋陷阵。再者说来,这一大家子,最后终要琏二哥哥管着呢。我……也是为了自己。尚主岂是容易的事儿?难不成要一辈子寄人篱下?”尚主是个护身符,就算全家死绝,只要不犯十恶,本人也不会挂掉,只是形同入赘,公主死了,连住了几十年的家都要上缴,太惨了。

如果能立下军功,按照现在的情势,哪怕贾宝玉只是个去打酱油的,只要不添乱,最后必有一份功劳,皇帝一高兴,有爵必有府,至少子孙有了去处。和平年代,平安州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必须把握。王子腾又在那里,张炯或者能看自己的面子(?贾宝玉怀疑)不为难王子腾,现在看来以王子腾的本事更大的失败还在后面,战场上一败就要命,要张炯在打仗刮钱之余还当王子腾的保镖,那就不可能了,贾宝玉不能让自家舅舅完蛋。张炯说了,让他打仗也行,打赢也行,有兵有钱就行,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仗要他自己打,要么就当头,要么各领一军,皇帝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