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说了原因呢,我还能说啥,总不能昧着良心说赵构不是为了权力,而是讨厌你这个做父亲的吧!
季言之惆怅的叹了一口气,道:“御兄,有御弟在呢,自是不会让你所梦成真。何况…何况如今金国已灭,大宋的威胁已除,怎么可能再发生御兄梦中之事!”
“御弟啊,朕现在很庆幸,多年前因为好奇蔡京到底收了哪些干儿子,所以便服去了蔡府,又因为想自己走走,走到了偏院,遇到了御弟你,又和御弟一见如故,结拜成了异性兄弟,不然…真落得梦中那下场,朕怕是死了也没颜面去九泉之下见列祖列宗了!”
宋徽宗可没忘记,季言之曾说过自己本无意考科举,且那么早就出仕做官。如果不是因为他想帮宋徽宗做出一番事业,说不得会守着祖业,当个闲散的乡间土财主。而结合梦中没有季言之所取代的西门庆出现,善于脑补的宋徽宗得出一个结论,之所以梦境和现实有那么的不同,区别在于梦中的他根本就没有因为好奇从而去了蔡府。
没去蔡府,自然遇不到随父亲来给干爹蔡京贺寿的季言之,宋徽宗自然而然也就和季言之没了交际。
凭着宋徽宗对有时特惫懒、还带着他一起惫懒的季言之的了解,要是没在蔡府遇到他、并和他一见如故,甚至结拜成异性兄弟的话,说不得季言之真的会如他曾经跟他说过的那样,回老家清河县、守着家业,当个乡间土财主,这样一来自然也谈不上考科举,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一时之间,宋徽宗又忍不住感叹万千,你说说人与人的差别咋那么大呢,大宋缺少他这么一个文艺皇帝,就跟少了个祸害似的,而要是大宋缺少季言之这个全才,那就是用悲剧也无法形容的惨烈…
深刻体会到这点,宋徽宗出于极其信任季言之的缘由,很真诚的给匆匆归来的季言之身上加了一个太傅的官位,让季言之全权负责皇子们的教育问题…
季言之缄默,片刻后用一种很飘忽、也很奇妙的语气道:“陛下,现在皇长子已经快及冠了吧,这重新再进入客堂学习,怕是有点不妥吧!”
“没有什么不妥的,就这么办…”宋徽宗异常坚定的道:“御弟啊,朕相信你调~教人的手段,定能将桓儿调~教成最恰到好处的守成之君…”
季言之乐了个怪:“守成之君?为何不是开拓之君…”
宋徽宗闻言,很是臭不要脸的道:“开拓之君有朕就足够了,桓儿只需好好守成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