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兰对他俩受到福楼拜的青睐表示了羡慕,说如果他能得到马奈或是德加的晚餐邀请,那可就把他美死了。

众所周知,得到大名鼎鼎的前辈的赏识,无论在什么行业都是必要的。

*

“瞧!福楼拜先生的邀请!”维塔丽得意洋洋的向阿瑟挥舞着信纸。

阿瑟接过信纸,非常仔细的从头到尾看完了信。

昨晚在贝弗利夫人家,他们当然不是“偶然”遇到的福楼拜,也不是“偶然”朗读《元音》这首诗。为了寻找合适的人选,维塔丽几乎搜集了所有常住巴黎以及常到巴黎来的那些文学大佬的资料。

维克多·雨果、爱弥尔·左拉、亚历山大·仲马都曾上过维塔丽的名单;与其父亲同名的小仲马首先被剔出名单,原因是他的性格堪忧;左拉忙着写他的传世巨著,很少出来交际、参加沙龙,随即也被剔出名单;雨果今年70岁,年已古稀,又因为之前同情巴黎公社,现在隐居在巴黎郊外。

维塔丽选来选去,认为福楼拜年龄合适,没有妻儿,作品中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又早已是阿瑟熟悉并接受的,由他来做阿瑟的文学导师十分合适。

选好了导师,就要选择如何接近他。巴黎有这么多文学沙龙,总有人认识福楼拜,兰波兄妹凭着脸蛋,不费什么力气就进入了贝弗利夫人家的沙龙,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福楼拜的出现了。

对于妹妹居然能够按计划达成目标,阿瑟表示“高,实在是高”。阿瑟跟魏尔伦分手后,与帕尔纳斯派诗人们也渐渐疏远,他们没有更好的中间人,只能依靠自己。

第27章 私奔丑闻

过了18岁生日后, 他就在法律上是个“成年人”了。他身上还有那种少年的傲气,这是不会变的;但在有些方面,变得比较圆滑了,也可以说“世俗”了,他那股怒冲冲的不平愤懑的心境改变了一些,这是跟他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分不开的。

维塔丽在生活上照顾他, 衣食住行都为他打点妥当。她雇了一个钟点女佣, 每天来4个小时打理家务,主要负责洗衣、擦地、擦桌子等等杂务;三餐是房东太太包早餐, 阿瑟在学校附近的餐厅吃午餐, 维塔丽在佩斯泰尔先生家吃午餐,福兰自己在外面吃午餐,晚餐三个人大多数时候在公寓附近的餐厅吃,阿瑟和福兰有时候会有一些晚餐邀请,都会尽量带维塔丽一起去,主人家一般也不介意多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一起吃饭;

换季的时候,维塔丽会带阿瑟去成衣店买新衣, 将账单挂在贝弗利夫人名下;阿瑟则给维塔丽买两套新裙子,她今年个子长得快, 差不多每个季度都得买新裙子。

这种生活是舒缓惬意的, 他有地方好好睡觉、有钱好好吃饭,还跟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学校里一起上课, 这是他以前从没有想过的生活。

学校里几乎没人知道他跟魏尔伦的事情, 其实就算有人知道也没什么, 维塔丽早已经对此做过预案:要是有人嫉恨他,八卦他的不名誉情-事,他只需要轻蔑的否认就行了;你不承认,没人能把你怎么样。

他很勤奋,白天上课,晚上在家点着煤油灯写作。他开始写一系列散文诗,写他的孩提时代、他混乱的少年时代、他放荡的“爱情”,他写的很是隐晦,以至于维塔丽看不懂到底是说的他和魏尔伦那短暂又疯狂的“恋爱”,还是在说他和一些“失足妇女”的接触。

她要他从这些散文诗和其他诗歌中挑选一些,誊抄清楚,收纳在一个文件夹里,以备万一福楼拜问起他还有什么作品。她为他挑选衣着,认真对待这次晚餐邀请。阿瑟虽然对于隆重打扮颇不耐烦,认为才华又不是非得用200法郎一件的外套才能衬托出来的,但既然是维塔丽的意愿,他也就默默接受了,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

福楼拜公寓里的餐厅灯火通明,餐桌上摆放着烛台,靠墙的橱柜上放着明亮的煤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