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猜测纷纷,结合宫中曾也有一位因为“生儿不祥”被贬入冷宫的李妃,虽不知与这一位是否是一人,毕竟先帝妃嫔又是前朝之事,后宫女子之名不足为外人道,但是这一份相似……
结合皇帝及冠后太后摄政时越来越少的发言,宫中首领太监的更换,都告诉了大家其中的消息——刘后还权了。
刘后,居然,真的还权了!
众多臣子本身就已经准备好了上奏的折子,这一瞬间都卡在了袖子里头,他们不知道此时刘后和官家之间的关系,倘若刘后已经准备还政,他们还去弹劾,反而让刘后一怒之下不愿意还了这可怎么办?
但是如果不弹劾,是否又不能表现自己忠于当今的姿态呢?
就在这一份纠结之中一份,由泰州请上的奏书竟被意外放行,直达仁宗面前。
这份奏折慷慨文字,上书太后要求其还政仁宗。
既然是上书太后,又为何会到自己面前?
赵祯看了看落款的日期和官衔只稍稍一想,便已心知肚明。
于北宋之间,官员上奏之路通畅,基本上官员都可上谏,但是能否到达皇帝面前却要看情况,一般来说只有四品以上官员的谏文会被比较重视,也有可以直达圣听的机会,余下的会被层层过滤,重要的会上交到可以解决的那人手上,不重要的就被筛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