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地方财政本身也留了一部分的备用金,但额度并不高,依托于宋朝发达的交通系统可以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进行物资的调配,这一点在救灾方面效果显着,但如果要建立官方的钱行,那就意味着对于宋政府来说,他们押送银钱的压力会剧增。
如果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方法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法,那便是和现如今一样,当地扣除本地税务后再上缴即可。
也可以学习明清的运转方法,不走现金流,走银票承兑流。
此举既可减轻粮草运送的压力,降低货损,也可以将这部分开销放入税务渠道内。
用一种类似于当地钱行用向朝廷“买”钱的方法进行操作。
但是此举在后来明清实际操作中亦是造成了大规模的腐败情况,也是官方总是下派人员进行财政调查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这样做还会有一个副作用,上头向下派发交子做军费,当地军营便需要用这些钱来购买货物,但是如果当地并不产粮亦或者粮价昂贵呢?
这其中又要如何平衡?
没有办法平衡,丰年时候自然是发钱合算,但是如果遇到了灾年,军队只有委托粮店进行采购,此间差额巨大,甚至可能造成亏损,如此还不如由官方进行调度。
而且军队大批量得在当地购买粮食很快就会引起粮少钱多的状况。
此最终的结果便是通货膨胀。大宋朝的内部政治上夏安然无从使力,宋的一切强干弱枝思维模式都是有鉴于唐的惨痛经历。因制度而导致原因想要改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夏安然本身就是藩王,如果他提出将资源向当地倾斜引起的揣测不必说他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