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需要文采斐然之辈,他要一个,能够治理国家的人,他要的不是来给他写精彩文采的书生,而是一个给他治理好锦绣江山的能人。

会试的考官们由今上指定,点选的均为干实事之人,也是自各部走出的熟知民情国情的。

这样的人选出来的学生,会是怎样的呢?

这几天皇帝都有些激动和兴奋,然后他就发现了夏安然这一朵奇葩。

这是这次考试中唯一一个稿纸上答题比试卷上更优之人。

但是皇帝不能说,皇帝特别想给小孩一个好名次,但是不行,他的试卷还得贴出去,又不能贴稿子,试卷的确是一般般,贴出去了定会有人指责科考不公,于是皇帝只能憋着,憋的有些内伤。

夏安然站在太和殿石阶之下,他眼帘低垂,目光所及之处定在石阶之上,看上去极为恭顺。

皇帝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朕听闻卿入学不到五年?竟能取得二甲的好成绩,果真少年天才。”

夏安然答“禀陛下,不敢当。”然后他就吹了一把上皇仁德,今上孝顺,父子相得,将民间治理的非常好,所以才能让人安心下来读书云云。

皇帝点点头,表示这波胡吹我接受了。

然后露出了一个颇为兴味的表情“夏卿尚未及冠,可有取了字?”

边上的一干大臣不由得用眼角余光纷纷瞄了过来,夏安然可以感觉到自己身上瞬间被无数道视线给穿透了。他表情不变,继续恭顺“禀陛下,家父去的早,并未给学生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