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然从学校中拿出了几盏油灯。
这些油灯都是特地定制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们的晚自习。既然要晚自习自然要点灯,而又为了避免火灾,而且一人一盏灯,如果有人故意拿走,也难以发现。
所以夏安然特地定制了,长款的油灯。简单的说,其实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封闭匣子,每隔一定距离有烛芯,若干根烛芯共用一盏灯油。
这样制成的油灯,重量较沉,灯光也更亮,可以供应两三个学子面对面坐着时候所需要的灯光。
只是缺点就是——这个油灯的平面照亮能力比较高,但是立体的就不够了,所以为了照亮厅堂,他也准备了几盏竖立的灯架。
实话实说,如今使用的灯油还是豆油为主,哪怕为了遮盖豆油的味道加入了些山茶籽油以及旁的油类调香,但是对于夏安然来说还是觉得这股子味道太过油腻。
待久了头发都能染上一层油光的那种油腻。所以如果可以,他一般晚上都不大会点灯,毕竟他已经是一个没有夜生活的古人了。
这几盏灯光被点亮后,倒也保证了屋内的用光需求,而且曹营的灯具底部全都经过抛光,利用了光的反射,尽可能得将烛光照射能力提高。出于对曹营定位的考虑,所使用的餐具大多都是朴素的陶碗竹筷。
只唯一较为特殊的是,每人桌上都放了一小炉,里头已被放了木炭,只尚未点燃。
如今刚入节气小雪,这儿的人们已经换上了冬装,自去年开始,火坑技术全面铺开,受此需求,砖瓦匠人们也开始琢磨起了耐火砖的制法。在他们的努力下,一个火炕的建筑成本渐渐降低,已经到了一般的中等收入家庭都可以承受的地步。
而今年的一场大旱虽然导致两州粮食有所减收,但是也因此,使得今年的耐火砖以及诸多建筑因为干燥,铸造速度特别快。
夏安然一边同厨匠确认今日的晚膳一边想,东汉末年为小冰河期,如果暖炕被普及……那么应该可以避免民众冬天被冻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