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们总还会有些三大姑四大姨的关系探听到了试验农场的举动,顿时琢磨起来的人不少。
这一点,夏安然有了一个思维误区。
农人的确是不敢尝试新东西,但耐不住他们普遍觉得——贵人们用的那一定是好东西啊。别的东西什么放水蓄水的他们搞不懂,但是养鸭子那是没问题,毫无难度。
中山国的农民们接受这点接受的可快了。
小鸭子谁家没有几只,有几个胆大心也大的汉子悄悄趁着婆娘没注意就把鸭崽子丢进了稻田里头,然后就蹲在田垄上看着几只崽子在里头撒泼,也没见把秧苗给糟蹋了。
消息更为灵通的便悄悄跟着实验农庄里头的节奏走,有弄巧成拙的,也有靠着直觉成功让鸭子和水稻和平共处的,最后这一点被庄子上的人发现,生怕亲戚吃亏的庄农在请示过小国王之后稍稍透露了些养鸭子的技巧。
其实这时代的人都不喜欢养鸭子。
因为养禽类主要就是为了他们的蛋,母鸡养了三个多月就能产蛋,而鸭子却要四个多月。
这一个月差不多就是二十多颗蛋呢。
而且母鸡吃得杂,基本什么都不挑,鸭子就不行,它吃得多,肠子还直,几乎是吃了就拉。这货还得放水里头去,这必须散养,如此一弄,自然成本就上去了。
农忙时候谁有空一路护送着鸭子走来走去,而且这一路上说不定就被哪个黄鼠狼给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