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走在路上,觉得什么东西看进眼里都十分顺眼,嗯,这大概跟她此刻的心情有关系。一直又当嫂子又当娘的,终于盼到有人接她的班,继续为皇甫楠操心了。她心里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喜悦居多。
而此刻在开封府的皇甫楠正在听公孙策说包大人入宫的事情。
公孙策将事情的大概与皇甫楠解释了一遍:“陈州知府上奏朝廷,为的便是近半年来陈州多名女子被杀之事,奏折是大人所见,说那些女子死前曾被凌虐,死后都不约而同地摆成跪伏在地忏悔的姿势。陈州知府希望皇上派出能人前去陈州协助破案,大人想让你与展护卫一同前去。”
皇甫楠摇着下唇,思索半晌,说道:“我与展护卫一同前去,自然是没问题的。”根据公孙策所言,这个案子大概都是一人所为,但他们手头上没有任何资料,一切都只能等到了陈州再行判断。
公孙策点头,“既然没问题,那你待会儿便去与展护卫碰一下面,看明日启程前是否要准备些什么。”停了停,他又说:“对了,小戒心思敏感,十分擅长观色察言,武功似乎也不错,这几个月在展护卫的点拨下,也长进了不少。”
小戒?
皇甫楠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公孙策说的小戒,乃是她强买强卖从风月楼认回来的弟弟。短短几个月,那小子竟然已经毫无障碍地融入开封府这个大家庭了么?
公孙策眉目含笑,侧头看向皇甫楠,说道:“你认回来的弟弟算是有出息了,大人虽说是让他当你的保镖,但希望你能与他一起多去外面走走,以长见识。”
君王恩赐特权,让她有可以随案调查,皇甫楠可谓是开封府古往今来第一人。包拯一直认为皇甫楠身上有一些东西与他们不同,但让一个已经成年许久的人与皇甫楠一起,要么被她的语出惊人噎死,要么就是慢慢习惯她的思维方式,却不会受她影响多少。
每个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具有惯性,开封府众人查案多年,虽不能说已经墨守成规,但对皇甫楠那些动辄就将人惊得找不着北的思维方式,只能适应而不会学习,当然,似乎也学习不来。
正好包大人心疼着他出了好大一笔银子将方戒从风月楼里捞出来,皇甫楠还想将人捞出来之后就乐得清闲,哪有那样的好事儿,包大人在皇甫楠还在府里休养的时候便打定了主意,让方戒跟着皇甫楠,管他是弟弟还是保镖,那个小子如果有出息的话,总会在皇甫楠身上学到一些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