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周芷若忍不住幽幽地叹了口气。
“周师妹原来学过《离骚》。”不知道什么时候,宋青书居然跟在了周芷若的身后。
周芷若并没有回答宋青书的问题,只是继续道:“这九江城本事长江上数一数二的港口,本应是繁华之地。未曾想短短不足百年,居然凋敝至此。”
“还不是那鞑子朝廷造的孽!”宋青书愤愤不平地说道。
“这是其一。”周芷若淡淡地往下说,“若不是当地地主放肆兼并土地,百姓又何至于颠沛流离?”不过说到这,周芷若又摇摇头,苦笑道,“或许在前朝,我们有机会走一条不同的路。宋师兄,你可知道前朝商业发达至何等地步么?即便前朝土地兼并也很严重,但是仅仅依靠工商业,却能养活比现在更多的失去土地的人民。要不是鞑子南侵,也许我们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时代。”
宋青书虽然也读过史书,但显然不如后世穿越过来的周芷若了解得多。好在此时的元朝不如后来的明朝、清朝那般视商业为贱业,因此周芷若这般称赞工商业的言辞倒也不显得有什么。
“我等习武之人,惟愿天下百姓能温饱便足以。”宋青书说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见宋青书也引用《离骚》中的话语,周芷若不由得轻轻地摇摇头。像宋青书这样的男孩子,后世实在见得太多了。出身好,没受过什么哭。有学识,懂得做人。这种人的确适合交谈和交往,但是若视为心腹,却总觉之间隔着什么。
“周师妹,听说九江的小吃颇有特色,横竖我们还要盘桓数日,不若去尝尝?”
“这九江都成这般模样了,还有吃小吃的地方?”周芷若有些疑惑。
宋青书却道:“百姓有百姓的活法,富户有富户的活法。哪怕天下的百姓都要饿死了,城中富户在乎的只有明日的早点该吃什么罢了。何况这九江虽然大不如前,但好歹还是江西数一数二的城池,吃饭的地方总还是有的。”
周芷若也没拒绝宋青书的邀请,便随着宋青书朝那城东的富户区而去。渐渐地,面带菜色的人逐渐少了,街道上也多了一丝生气。也渐渐有些小店在那开张,自然也少不了一些小吃店。
二人找了间还算干净的小店,点了几样东西,便坐在那。
“为什么来这里?”周芷若不信宋青书仅仅是为了吃食而带自己来这。
“猜猜看。”宋青书笑道。
“要么是有了我纪师姐的消息,要么是有敌踪。如果是前者,你应该会告诉我师父。所以我猜你这发现了什么。”
“难怪我师祖夸你是武林新出的奇才。”宋青书露出一脸赞赏,“我师祖夸你,极有可能与那黄蓉女侠齐名。”
“这不敢当。”毕竟郭襄是自己的师祖,周芷若无论如何都不敢跟黄蓉齐名。
“对面的绸缎铺乃是魔教的一个落脚点。”宋青书道,“若是以前,就将有再多的绸缎铺也不稀奇,但是汝阳王爷扫荡之后,九江城哪还容得下新开的绸缎铺?偏偏那绸缎铺就是上个月新开的,人来人往却偏偏没卖出什么东西,你不觉得奇怪?”
“当然。”周芷若毕竟不是蠢人,听完宋青书的怀疑之后,她也觉得这家铺子怕是另有别的用途。
此时一个人影闪进店铺,周芷若大吃一惊。
“原来周师妹也认出他来了。”宋青书道,“堂堂魔教左使居然出现在九江,这真真是让人疑惑啊。”
周芷若虽然也吃惊杨逍居然出现在这,但是更惊讶的是,只怕纪晓芙也在附近。恐怕纪晓芙这次失踪也惊动了杨逍,想来也是,杨逍断不会不在纪晓芙身边安排人的。在峨眉附近,自然不用旁人操心,但是峨眉往返江南纪家的路上,少不得有杨逍的耳目在。
看来,这一行有点意思了……
☆、交谈。金花婆婆。
杨逍出现在江西倒不全是因为纪晓芙的缘故,纪晓芙失踪的消息也是大概年前的时候传到了光明顶。虽然杨逍心急如焚,但是无奈明教反元大业在前,少不得按捺下心思处理教务。好不容易等来一个探看江西形势的机会,杨逍便主动要求来江西一趟。
虽然现在推动反元大业的背后势力主要是明教,但是光明顶对天下的明教控制力是越来越弱。不说白眉鹰王殷天正已经另立山头,五散人在外行动的时候也完全不听从杨逍的教令。所以明教起义是层出不穷、遍地开花,但却没有连成一股合力,反而是被元朝官军各个击破。这种情势,不仅是杨逍看了出来,事实上明教的中高层领导都看出来了,但是明教缺乏一个让人信服的领袖,故而大家虽然看出来了,却还是依旧山头林立,各自为政。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周芷若忍不住幽幽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