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绕来绕去,结局又回到了原点。

既然不管怎么选都可能得罪对方,与其战战兢兢地去当木头人,杵在眼皮底下碍眼,倒不如一开始就别去。

打定主意,崔颂打算让大侄子帮忙,修一封告病书回绝何进。

这封信终究还是没能写成。

在洛阳文会之前,崔琰曾跟他说过,他意前往北海,到名士郑玄处求学。

而名士郑玄,正是被称为“经神”,与崔颂的老师齐名的儒学大家。

对于当世读书人而言,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哪怕山高路远、世道险恶,也阻挡不了他们。

可是崔琰选择放弃这一次的机遇。

不是因为恰逢帝丧,通关用的符传被严格限制,而是因为刺客一事,他放心不下比他小了八九岁的叔叔。

在幕后黑手落网之前,他不愿意离开洛阳。

原本因为求学的事,何进的辟召崔琰肯定是要拒绝的。可如今他既然决定留在洛阳,接受何大将军的橄榄枝,入朝为官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事。

这也是当今绝大多数士子的想法。纵然何进以前是个屠户,出生贫贱,叫很多士子看他不起,但是谁让何进有个当皇后的好妹妹,带他坐上权利的巅峰呢?要想做官,还得先过何进这个坎,更何况,比起和他们仇红了眼的宦官,何进勉强算是他们这边的人,应他的辟召入仕为官倒也无妨。

这些士子自小饱读圣贤书,为了就是一展宏图,替朝廷效命。至于挂在何进名下,是否真的认同他、为他服务,这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