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想到重病缠身的戏志才,崔颂忽然有些烦躁,甚至可以称得上恼火:“奉孝莫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君子一饮一食、一言一行都应有迹可循,万不可率性而为。”

潜台词:做人要有自制力,该休息时就得休息,别不拿身体当回事。

郭嘉虽然不明白崔颂为何突然发怒,却听得出他对自己的关心,及时改了口:“是嘉的不是,子琮且消消火。打也好,骂也罢,任君出气。切莫要让这头顶的火烧着了房子,若烧着了,我俩今夜可要流落街头了。”

崔颂有种一拳打空的无力感,然而面对郭嘉的玩笑与那蕴藏笑意、如若曈昽的明亮双眸,他胸中的那股子气就像一个被戳扁的气球,转眼就散了。

崔颂舒展眉眼:“既如此,奉孝何不快些找个地方和衣而睡,莫非还要学那垂髫小儿,在睡前缠着父母听故事不成?”

他同样以揶揄的口气以作回敬。郭嘉并不恼,回应道:“那便麻烦子琮了。”

崔颂:???

他的本意是调笑郭嘉:难道要像小孩子一样的听睡前故事?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郭嘉靖顺水推舟,反将了他一军,就势让他做这睡前故事的讲师。

崔颂打量着郭嘉眼中浓郁的笑意,眼眸一转,弯起了嘴角:“诺。”竟真的讲起故事来。

郭嘉还来不及惊讶,就听崔颂朗声道:

“昔日有山,山间有庙,庙中一僧,提笔作赋。所作者何?昔日有山,山间有庙,庙中一僧,提笔作赋……”

其实也就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故事。讲的是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无限循环)”的魔改古文版。

纵然隔了近两千年,郭嘉还是清晰地感受到了“从前有座山”这个段子的鬼畜。

到第十五次循环的时候,郭嘉嘴角的弧度逐渐僵硬。

直至第三十次循环,他解开外袍,飞快地往榻上一仰:“嘉已睡着,还请子琮饶过。”

终于扳回一城的崔颂停止精神侵害,满意地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