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页

他此言本是合情合理,却戳中了王允的痛处。

说到底,王允能有如今的成就,还真要感谢董卓的“提拔之恩”。

若非董卓信众,将朝中诸事交由他处理,他如何能暗中联合群臣,将董卓置之于死地?

蔡邕这段自我剖析的话,在王允听来便尤为刺耳。

与感念提拔之恩的蔡邕相比,借曲意逢迎董卓上位,又在董卓死后大肆庆祝的王允仿佛是个笑话。

“董卓蔑视天子、欺辱百姓、残害忠良,天理难容!你不思天子之计、百姓之计,只念着自己受到的好处,为一狗贼叹惋,你如何面对天子,面对大殿上枉死的忠烈,面对苦不堪言的百姓?”

王允喝令守兵将蔡邕拿下,“蔡邕老夫,心怀异心,与董贼沆瀣一气,我当诛之!”

守在堂门的卫兵犹豫了一瞬,还未有所动作,一人龙行虎步地迈入大堂,杀气腾腾地往里走:“某来迟一步——温侯要拿下哪个贼人,吩咐我吕布一声便是。”

来人正是吕布。

却在此时,又有一人起身离席,凛声道:

“王司徒此举不妥,还望三思。”

王允黑沉着脸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发现起身制止他的,乃是不久前与他相谈甚欢的戏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