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崔颂深沉道:“如此不务正业之事……”

“说什么瞎话,不捯饬些好吃的哪有心情学习。”崔父瞪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洛阳求学时找了许多老饕蹭吃蹭喝。”

崔颂:……

好的,不止崔父的形象在他心里碎成渣渣,另一个自己的形象也裂得差不多了。

因为答应崔父留在庐江“闭门看书”,崔颂重新写了三封信,借驿站之便送去荆州。

大约过了小半个月,崔颂没等来回信,倒是等来一个人。

第110章 挚友

崔颂决定留在庐江郡, 除了崔父的缘故,更有着自己的思量。

想要治好戏志才的病,必须此处寻医。庐江郡人杰地灵,指不定还真有能治好戏志才的神医存在。

这事没瞒着崔父。崔父是个爽快人, 写信给了各地的老友, 又向当地的郡守寄了封书函,言辞恳切地寻求医术高超的杏林老手。

崔父曾位居九卿, 又是清河大族崔家的主家人之一, 多年人脉远非崔颂可比。

只这么一下, 崔颂便觉得这老爹还真够意思。崔颂嘴上没有铭谢, 但十分上道地把自己记忆里的美食扒拉一遍,把用料与口感说给府里的大厨听。

本来以为光凭这语焉不详的描述, 大厨做出来的几率极低。

没想到,只用了几日的功夫, 大厨还真的摸索出了似模似样的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