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敷赞同道:“父亲,那馒头庵竟然是个打着清净地的幌子,做着暗娼的勾当,又离家庙这么近,怎么一直没听到家庙里的人来禀报,还有,贾政又是怎么跟这馒头庵的人扯上关系的?我就不信小道士们就一点儿风声没听到,竟然也没一个人过来吭一声,都是死人吗?”
落后一步回来的焦大正好听到这句,气愤道:“那些个混账玩意儿,自己的裤子都不干净,早就被拉下水了,哪里还会过来禀报?”
贾代化一听,眉毛都要立起来了,冷声问道:“你去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焦大冷冷地看了一眼贾政,他是个实打实的忠仆,可以说,心里除了主子什么都没有,甚至都不曾娶妻生子。
他知道主子一心想着要贾家好,所以他也盼着贾家好,自然是见不得辱没贾家门楣的不孝子弟,贾政就完全踩在了焦大的底线上。
此时他就庆幸,这样的不孝子是出在隔壁府的,自家的小少爷虽然不争气,但也只是没啥本事,自己却不招灾不惹祸的,很是省心,不然自家老爷非得被气死不可。
人都是有私心的,焦大自然是盼着贾家好,但相比起来,自然是自家主子这边儿的宁国府更重要,贾代善和贾代化比起来,自然也是贾代化的身体更重要。
想着贾政幸亏不是自家的正牌儿少爷,又听贾代化询问,也不隐瞒,就把自己打听到的情况全说了。
贾家家庙里,负责主持日常的贾代善的替身张道人,平日里潜心修道并不怎么管事,尤其是贾代化的替身在几年前飞升之后,更是整日醉心道法,以求参悟长生之道。
再说,贾家的家庙并不对外开放,不受供奉,一切开销都是荣宁二府,用功勋田的产出来维护日常的,对于真心修道之人来说,是个难得的好去处。
要不,当年与贾代化有缘的房道人,也不会愿意折损阴德,来给贾代化化解杀戮造成的孽债,后又做了贾代化的替身,与张道人作伴留在铁槛寺。
张道人和房道人并没有收徒,寺院里的小道士都是他们云游时捡来的小孩儿,看着可怜就带回来赏口饭。
其实这些小道士严格来讲算不上是真的倒是,他们并没有考得度牒,更没有得到皇帝的朱批,贾家对他们的态度也就是不差这一口饭食,权当是日行一善,又能找个打扫干活的人。
这些人除非是能与哪个贾家的孩子有缘,又对道法真的感兴趣儿,愿意做替身,享受贾家的供奉,贾家才会出面帮着弄来度牒。
不然,等这些小道士十六岁之后,就可以还俗,然后选择做贾家的家仆,为贾家打理产业或者是做贾家家主的侍从,以后跟着去战场,三年后可以换回自由身,焦大就是这么个情况。
也因此,贾家家庙里的小道士们,一般对贾家都是感恩和忠诚的,再说,这里主要就是给贾家死去的族人的歇脚处,哪里有什么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