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抹黑曹操的人用劲儿太过,一不小心弄巧成拙反而让曹操的声望更上一层楼,没有任何外人插手,百姓之间便直接传出让皇帝禅位的消息来了。
事情变成这样让那些想要打压曹操的人感到始料未及,恍然间发现荀彧并没有和曹操闹翻后才猛然意识到落入了圈套。
什么荀文若反对曹孟德的做法被软禁在家,什么陆少良为了上位推波助澜,全都是假的!
然而,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就算他们发现也已经于事无补了,为了不引起反扑拖延了那么长时间,可不就是等着他们将皇帝禅位的理由主动送过来吗?
现在民间的火候已经差不多了,他们再不行动可就说不过去了。
曹操身边的人都知道陆偃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早在计划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感叹了一遍,现在大事将成,对这人的心计更是佩服。
两汉以儒生治国,西汉时的入学还紧紧局限于朝堂,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士大夫们便将入学推及到了整个天下。
皇帝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这时候理应还政,可是众所周知,大汉还政之后重臣的结局都不怎么好,他们不想落个凄惨下场,就绝对不能还政。
而且,还政不是说还就还的,汉室中没有足以撑起整个天下的人,一旦皇帝掌权,不出五年,天下必定再次陷入混乱之中。
两次党锢之祸后,士大夫已经放弃了这个破败的王朝,后来黄巾起义,天下百姓也开始反抗朝廷通知,大汉的消亡已经必不可免,可是这又是一个以儒学治国的王朝,绝对不能以武力推翻。
即便曹操现在占尽了优势,一旦他敢以武力强行推翻皇室,天下的舆论瞬间就会转变,所以除了袁术,没有干敢坐皇帝这个位子。
汉室要亡,却又没有办法亡,只有效仿尧舜让贤,既不会在数量庞大的儒生中掀起太大风浪,又能让皇帝退位让贤,这是他们最好的办法。
第66章
很快,宫里便有人传话出来, 说是皇帝要见曹操, 这些□□廷内外不断向朝廷施压,想必皇帝撑不住了。
或者说, 皇帝身后的大臣们撑不住了。
现在掌控大军的是曹操, 兵权不在自己手中干什么都没有底气,就算他们身后有陛下支持, 一个摇摇欲坠的汉室也给不了他们多少庇佑。
万一惹恼了曹孟德,等待他们的必然不会是什么好下场。
曹操的行事作风如何, 这么多年来他们还不清楚吗?
很有自知之明的大臣们负隅顽抗了几个月,最终还是熬不住了,他们不是一个人, 身后还有庞大的家族, 只要家族还在,以后总有办法的, 不必争一时上下。
就算曹孟德要打压世族, 也依旧要依靠世族子弟为他出谋划策,只看如今他身边受到重用的谋臣,虽然白衣出身的不少, 但是更多的还是世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