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一说,玉录玳可就想起琳琅阁初开时,那一拨儿弹劾了。
为防类似事件再度发生,玉录玳倒也没再抗拒。只是……
咱现在是生意人了么,关于利益的事儿,即便对面坐的是皇帝老子,也得尝试谈一谈:“倒是玉录玳浅薄了,硬是没领会万岁爷一片慈心。但……您也知道,为了琳琅阁一炮而红,臣妇投入了自己所有家底并太子妃娘娘的大半嫁妆。”
“为了笼络人才,研究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来。这短短一月,就赏了黄先生两万余两白银。而刚刚,他又推荐了数十位人才……”
哪怕贵为一国之君,康熙也被玉录玳的大手笔吓了一跳。
偏当事人还一脸理所应当的样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千金市马骨,马骨还价值千金呢,更何况黄先生那么个旷世大才?臣妇提起这个,可不是抱怨黄先生身价忒贵。只是请万岁爷明白,琳琅阁日进斗金,靡费也不少。”
研究成果、生产技术的,没有白白转让的理儿。
而且从垄断方变成被垄断方,所需都被供应方掌握手中什么的。这牺牲可是超大,理当有所补偿!
她有,琳琅阁二东家太子妃也得有。
朝廷所产的弹簧还得优先供应琳琅阁,成本价那种!
当然作为琳琅阁大东家,玉录玳保证,绝不将东西用在妨碍社稷稳定安全的方面。不借着价格便利倒买倒卖,挣朝廷的钱。
本就没打算白得技术的康熙沉吟,故作沉思状。
眼看着玉录玳从信心满满到毛焦火燥,再到颓然认赔。片刻功夫,脸色变了几变,他才矜持点头:“玉录玳所说也有道理,就这么办吧!嗯,你算算看,那个弹簧机器从生产到研发用了多少,朕十倍予你便是。”
成本?
那东西是黄履庄早年的小发明之一,玉录玳随口提及,他加班加点做完就送来了。
一个大子儿都没花!
但玉录玳会说么?
当然不!
果断把因平板玻璃机器奖励黄履庄的一万两算上,再细问了他弹簧机器的大概价格。有零有整的一百二十三两就报了上去,抱回了厚厚一沓子银票,整整十一万两千三百两。
奖励到手,玉录玳直接就跟胤礽一起转道毓庆宫。要跟自家小伙伴太子妃二一添作五,把这笔意外之财给分了。
刚絮叨几句,太医院那边就过来给太子妃请平安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