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艺术创作,现实当然不会如此,只是为了加深冲突把所有的可能放在一起罢了。”

我没说的是,尽管文学向来有夸张的艺术加工,但很多时候现实能更夸张到连艺术家都目瞪口呆的地步。我心虚的将视线瞥向一边,不想说这样的话打击我心理脆弱的编辑。

“是……这样吗?”他看起来好多了,渐渐放松下来。

“当然!”不是啦。

等他从那种共情的状态里脱离出来,他苦笑着对我说:“老师是货真价实的天才。”

我对这样的评价感到诚惶诚恐,我两辈子都和这两个字搭不上边的。于是连忙尴尬的转换话题。

“哎,其实我想写的搞笑些,不知道为什么出来的成果和我构思的完全不一样。”

他看起来有些无语的样子。“老师您是认真的吗?”

我羞愧的低下头说,我可能还是更擅长写爱情故事吧。

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奇怪的东西。

“嗯?我的《命运》不就挺好的嘛。”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拿出几份报纸递给我,指出几篇文章给我看。竟然有好几个版面写了对《命运》的点评。里面的作者不乏名校里的老教授。

我的脸瞬间爆红。

公……公开处刑啊!

看看这都写的什么!

“每个人都有挣脱命运束缚的权力”

“拯救所爱,救赎灵魂”

“人生而自由,谁也不能禁锢”

看着那些人的评论,我的手都颤抖了。所以说到底为什么要对言情小说做阅读理解啊!我在心里无声的呐喊。

“所以,竹西老师,松岛真的爱福山先生吗?”

“爱……吧?”这一刻我迟疑了。我已经开始怀疑《命运》这本言情小说真的是我写的吗?

“您看您自己都不信!”

那一刻我非常委屈。我觉得我被欺负了。被所有他人的思想欺负了。

人和人之间是永远也不能互相理解的。你的思想只有出现在你大脑的那一刻,才是他本来的样子。即使被你本人转换成的话语也已经是二手信息了。更遑论被别人听到然后接收到自己的脑海中呢?所以人和人的交流,其实只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的沟通,也就是说每个人其实都在鸡同鸭讲。本质上和自言自语没有区别,只是一种自我的满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