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将对司徒越说“王爷,请进一步说话。”
司徒越跟着他走到走廊尽头,家将回话“这次的贪墨案,账本在林海手里,有人威胁了他,说林海要是不交出账本就毒杀他全家,当晚他儿子就中毒了。幸好,咱们王爷当时就在附近,那林海求太医的时候正好一味药能救他家公子,咱们王爷就顺势要了账本,但是林海已经吓破了胆,说让王爷保他儿子一世平安,王爷就言让他林公子给咱们世子爷当伴读,那林海不乐意,说您是礼法上的......想要让他儿子伴在您身边,如今大伙都知道您时时伴驾,您说的话比几位王爷都管用。咱们王爷想要账本就替您做主了。”
司徒越听完看了信,上面只说让司徒越好好照顾这个孩子就行了,千万不要养死了。别的回京再说。
“我仿佛记得,林海的夫人出身荣国府。”
“是的,是出自荣国府。”
“既然叔叔说这是我的弟子,我自然把他当做弟子教养。你回去告诉林海和他夫人,要是荣国府想要探望孩子,没门,本王可不想让那些人家整日登门。”
第17章
自古以来,官场上想要和光同尘很容易,想要独善其身却很难。
林海的做法司徒越有几分理解,他是列侯之后,学问也好,曾做过探花郎,仕途也很平顺,唯一出错的就是做了盐道的官员。
皇帝这一生目前已经四次下江南,三次住在江南甄家,不提甄家的荣耀,光是接驾的费用就跟流水一样,这钱花到了皇帝身上,这个道理谁都懂,甄家也不过是在这几十年才抖起来,真真的是没有什么家底,哪是能支持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铺张浪费呢。甄家就把目光转向了盐道,盐政上有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这也是一个肥缺,这个大家也知道,但是这个职务还是一个绞肉机,当官的都知道,尽管如此大家都是前赴后继的想要成为盐政官员。毕竟,略微捞一笔,数量不起眼就能三辈子衣食无忧了。
林海的妻子是荣国府嫡出的姑娘,荣国府和甄家走的近,贾夫人就顺着娘家的意思和甄家走动,一来二去,甄应嘉要银子的时候,林海是给还是不给就成了一个问题。当然,最后还是给了,能作为盐政官员,必定是在皇帝面前排的上号的人,到了江南,盐政还要监视江南官场,然而林海两样工作都失职了,盐税被挪用了,江南官场成了甄家的一言堂也从不上报,自觉在皇帝面前落不了好,内心里想着握着盐政这条线想要找皇子投诚。三王是他的首选,因为他和甄家的关系比较和睦。但是,如今六王上门索要账本,六王和三王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传言说甄妃支使人在东宫点了一把大火,自此六王和三王不死不休。自己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命在人家手里捏着,这账本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
于是,他想到了另一个办法,转投第三方势力,目前比较弱的荣王,把儿子送到荣王手里当人质,必能取信荣王,而荣王在朝廷上没什么人脉,必定渴望有人来投。如果太子活着,荣王如今也只是个皇孙,因为太子死了,他这个太子长子的身份才变得贵重,只要到时候运筹的得力,荣王自然会不介意太子是怎死了。
皇家的人感情很淡漠却又很浓烈。这种有关亲情的事情,说起来很矛盾,然而司徒越不会把这笔账单独算在三王一系头上,她现在查到的,是那晚上偶然起火,就在那一刻,各系人马借着皇帝生气的功夫想着置太子于死地。司徒越怀疑能入局的人都出了手,无论是把火势加大还是直接封了殿门,出手的都是当年的凶手。她此刻不能判定的是,当年的事实真相是什么?谁发现了火不去扑灭?谁又第一个接到了消息?谁临时起意要烧死太子?为什么当年太子所有的妻妾儿女都在同一间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