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请了小戏班子,就搭在会芳园的戏台子上。尤氏和秦氏陪着贾母干人赏了回会芳园的梅花,便引着贾母去听戏了。

小姑娘们对听戏不是很感兴趣,便都留在梅林里赏梅,然后为赋新诗强说愁。宝玉围前围后陪着做了诗词后,便带着人摘梅花准备带回去做胭脂。会儿说这枝好看,会儿又说那株有风骨,看的人都替他累的慌。

黛玉是玩行为艺术的先祖,没大观园时人家也能玩出自己的风格。于是逛了会儿梅林,人家就开始捡地上的落花了。

楠笙见此,都想替落花咆哮回了。

人家好不容易可以‘化作春泥’了,你还偏偏用荷包将‘人家’重新挂回枝头。你这是图啥呀。

荷包不是黛玉绣的,楠笙也没打扰这位的兴致。让跟来的丫头将用冬天糊窗户的纸做成的素描本拿来,简单的画了几张素描。

至于手指上的朋友圈终端,却是直开启录相功能。等回头仔细编辑下字再上传,比如说第几名和第几名点赞可以得到手工艺的赠品云云。

唉,生活不易,就得用点小心机。

╮(╯▽╰)╭

玩闹了会儿,就到了开席的时辰。不等众人往回走,贾母那边就派人过来唤姑娘们过去。

席毕,干人继续听戏闲聊或支牌桌子打牌,到是宝玉揉着眼睛说困要睡觉。

楠笙听到宝玉说困了,瞬间精神了。

第13章

小时候看西游,几乎被只猴子占据了整个童年。后来看红楼,好像是因为早就知道了林妹妹会早逝而用种遗憾的心情以放大他们的爱情眼光的读红楼。然后再大些,经历的多了,心态就整个都变了。

若问楠笙的心态变成什么样简单来说吧,如果那猴子有个人样子,也愿意以后世的黄金价格卖了金箍棒做聘礼,她还是愿意嫁给个有本事的猴子哒。至于年少时怎么看怎么好的宝玉完全不在择偶范围内。

自己花心没本事不说,富n代的人生还惨遭滑铁卢。他爸迂腐养小三,他妈更是个事妈儿。七大姑大姨的,谁嫁他谁糟心。还有就是过年发出去的压岁钱都比回来的多得多

可如今此时彼时,她总得想想黛玉,想想人性的美好。看着个岁的小孩就此走上歧路,人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