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越是临近九月,楠笙就越是紧张。等时间终于到了九月,楠笙则变得更加草木皆兵,有点风吹草动整个人就像只炸毛的猫浑身警惕。
当时间缓缓滑过九月,慢慢进入十一月的时候,就在楠笙松了一口气,觉得蝴蝶效应终于实质化时,林如海突然倒下去了。
或者说,这几个月他一直在强忍着坚持着,此时是真的坚持不住了。
弥留之际,他将他所有的学生都叫到床前,指着黛玉和楠笙眼露恳求却一字未言。等学生们都纷纷保证对黛玉和楠笙尽力照顾后,又将视线对上贾琏和楠笙的那位未婚夫,用着暗哑的声音,费力的说了一句‘拜托’。最后才转头看向靠在一起跪在床前的楠笙和黛玉,“要好好的,你们姐妹一定要好好的”
这一天,仿佛山河崩塌一般,能给她们庇护的长者合上了那双不舍又放心不下的双眼。干瘦苍白的双手无力的垂下去时,黛玉和楠笙都没忍住的嚎啕出声。
一声声的爹爹,一声声的舅舅,还有那些被林如海尽心教导了小一年的学生们也都低泣的唤着先生
林如海病了许久,这一天的到来并不突然。不说林家都已经做好了‘冲喜’的准备,就是薛蟠那边千行里迢迢的让人送了上等棺材。贾琏带着刘泰忙外,楠笙和黛玉忙里。
有当初贾敏过逝时的经验,林如海的丧礼还算有例可循。再加之楠笙对凤姐儿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丧礼的事还有印象,到也不算手忙脚乱。
而且最让楠笙觉得得力的还是林如海生前的那些安排。
他收了三个成家的弟子,那三个弟子可以帮忙招呼来宾,帮着贾琏和刘泰做些他们分身无术的事。
这三人的妻子以及林如海收的那几个女弟子不但能陪着黛玉和楠笙一起追忆林如海,还能人多势众的帮衬丧礼和部分家务。
林如海为官多年,也逃不脱一个人手茶凉。但他弄了个写实画派,却在江南文人中享誉极高。有这些人悼念,林如海的葬礼不但不冷清还被直接抬高了一个层次。
再有,林如海病逝的消息传进了京城时,新帝早就走了登基的各项仪式不说,也已经开始大封后宫了。
有太上皇压在头上,越岩这个新皇着实闲的淡疼,于是多了不少时间出宫溜达。从薛蟠那里听说林如海没了的消息,再看一脸小暄肉的薛蟠一脸同情,越岩什么都没说,不过转天太上皇和新皇便都派人去了江南,为林如海临近尾声的丧礼添了些光彩的死后哀荣。
原著中,黛玉年幼无依,大事小情全靠贾琏一个张落。是好是歹无人知晓,也无人上心。
可如今,不说黛玉身边有楠笙这个表姐,就是那些看她们姐妹年幼,又悲伤不已的师兄弟,师嫂,师妹们都能在力所能及时帮黛玉二人不少忙,也叫她们不受太明显的委屈。
古来丧礼以七数为尺,头七,三七,七七
等林如海的丧礼彻底结束时,已经是来年春日了。
宫妃省亲的旨意已经下来了,贾琏也着实坐不住了。京城那边也来了两三回信问他们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