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来,宝玉其实真的不是被溺爱长大养坏了的孩子,而是一开始就掉进了一个无底深坑中。
宝玉就这样被养废了,原著中的黛玉也是被人这样贴了标签。
体弱,敏感,小性,伶牙利齿不容人。
想到这里,楠笙不由庆幸她来了这里,陪在了黛玉身边,潜移默化的改变了黛玉的性格,也不叫她受那些标签的影响。
除了宝玉和黛玉,贾家的其他小爷其实也生活在这种怪圈子里。
他们更像是第三种,被一次次的否定后,破罐子破摔。
就像是坏学生想要学好,想要上进,可周遭的人都告诉他,你就是一块烂泥,你不是那块料。
上进犹如逆水行舟,是一件需要毅力和恒心的事,但结果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显于人前。在这个过程中得不到肯定,而是一直被否定,被诱惑,若无坚定信仰,极有可能半途而废。
这样一来,结果就仿佛认证了那些人说的话。于是别人的否定,他自己的放弃和内心深处的认同换来的就是今天放纵的结果。
宝玉如此,贾家小爷们也如此,就连客居荣国府的薛家蟠大爷也逃不过这个真香定律。
你们越说我抠门,那我就越抠给你看,哼~
(→_→)
想到薛蟠,楠笙轻轻抿了抿唇角,不得不说薛蟠那虎头虎脑的憨样子怪有意思的。
以前楠笙对薛蟠的印象就是某个版本的猥琐呆霸王样,后来见了真人,又发现那个版本的薛蟠过于追求艺术性。
人家到底是宝钗的亲哥哥,元春,宝玉和凤姐儿的表兄弟,容貌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太随心所欲。今日盯着薛蟠画画,楠笙就发现这人虽憨但五官却极为耐看。
思绪一下子就跑偏的楠笙又从薛蟠的脸转移到了薛蟠的身材和身高上。
薛蟠别看是南人,但身高体型却极有北方人的特质。
大骨架,大长腿,比宝玉高出一个头不说,一看就特别结实的那种。
表兄弟站在一起,一个是诠释了红楼的‘妹妹救我’,一个则是水浒版的‘哥哥我来也’
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荣国府要一边忙着省亲别院的事,一边还要忙着亲戚故交年节走礼和宴请的事。
当然了,今年楠笙和黛玉这边也没闲着。两人分别给各位师兄弟和师姐妹写信拜年,然后又让人采买了些京城这边的伴手礼打包送到各家各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