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楠笙知道的时候,还跟石莳等人说这一回莫不是碰到了个昏官?

她本意虽然也是想要让地方官在‘证据确凿’的时候,给乔简来个灭顶之灾。但她却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高。她想做的其实还是在收押在牢时做些手脚以及先误了乔简今科春闱,然后不过既然他倒霉碰到了个‘昏官’,那她只能举双手祝福他一路顺风了。

乔简应该庆幸他遇到了一个昏官,不然他收押后,他爱子心切的姨娘就会以不能耽误春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理由帮乔简越狱。到了那时候,没罪也是罪了。

放利子钱是假,那以举人身份‘越狱’总不是假的吧?

至于对刘泰的安排,因还在‘磨洋工’中,旁观者清的越岩虽然看明白了其中的狠辣,却因没看到风月宝鉴以及了解风月宝鉴的功能而尚未重视起来。若之后楠笙能顺利收回风月宝鉴,说不定能省下不少事。

毕竟风月宝鉴是刀,同时也是一把双面刃。容易伤到借刀的人……

其实对于楠笙一个闺阁女儿就可以摆下这么一个局,越岩心下也有些欣赏。不过他明白这是楠笙的自卫之举,但到底心惊于楠笙的算计和心思。

会玩~

这姑娘心眼子真不少,性子也不像之前调查的那般温厚宽和。

这种姑娘配憨憨是不是有些引狼入室?

不过转念又一想,还别说,这姑娘配憨憨还真是天作之合。

以憨憨那性子,还真需要这么个聪明有心眼的媳妇呢。

越岩这么想的时候,不由想要跟薛憨憨学一回这出由楠笙编排的精彩好戏。

就问你怕不怕吧?

第62章

茶楼说书的老先生年老返乡, 落叶归根去了。新来的说书先生说的书, 薛蟠怎么听都觉得少了股味道。再加上天寒地冻的, 薛蟠也懒得再往外跑。没什么事,就老实呆在家里猫冬。

这是明面上的理由。私下里则是一来心里有了惦记,总盼着那人闲来无事会来他家溜达, 以免自己出去再错过了为数不多的见面机会。

二来便是宫妃省亲在即, 满京城的百姓都在热议此事。无论是茶楼还是食铺子,十句话里总有那么三五句是提这事的,薛蟠听得絮烦极了。

看着如今的贾家儿郎们和梦里的自己一样因有个当皇妃的亲人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薛蟠其实还挺同情他们的。

见天的从娘家要钱, 将娘家和亲戚都熬干了,也没带着娘家人鸡犬飞升。

所以他聪明的坚决不叫宝钗进宫,以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到底是‘享受’惯了的人, 让他闲闲呆在家里也憋闷的慌。于是薛蟠便奢侈了一回,从天桥那里雇两卖艺人, 或唱几段时兴小曲, 太平歌词,或来一段双口相声,虽然比在茶楼听戏花销多了两倍, 但至少娱乐了全家人,还能自由点戏, 以及各种看你脸色的各种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