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正一刻了。
丑正三刻
整个晚上,楠笙不是在游园,听戏,发呆溜号,就是在心里疯狂吐槽,各种歪歪。然而真正到了丑正三刻,元春要回宫了。楠笙才发现了一个她一直忽略的事实。
虽然她和众人一道符合元春的那句‘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但楠笙却知道如果没有意外,这位贤德妃娘娘是再也回不来了。一时间也生出许多感慨来。
人活一世,谁又真的容易呢。
坑家败业的修了座省亲别院,将家底耗空的省亲一直是楠笙对元春省亲的第一印象。让十几岁的宝玉和姑娘们一道住进大观园,虽然都是独门独院的设计,但外人如何知道?
这么说吧。元春让宝玉住进园子,又叫姑娘们也住在里面,其实就是没将钗黛二人的名声放在心上,毕竟就她俩是外姓姑娘。
再有端午赏节礼的事,宝玉和宝钗竟然是一样的,这不是明显告诉世人你没看上黛玉吗?
她家黛玉哪点不好,让你这么嫌弃?
我们都没嫌弃宝玉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怂包德行呢。你还好意思挑三捡四?
这些事情引发了楠笙不少小情绪,也叫楠笙对元春无甚好感。然而此时此刻,楠笙心底那抹怜悯到底压住了所有不满情绪占了上峰。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父兄无用,坑死女儿。
一时间,楠笙不知道要心疼元春没个能帮衬她的父兄,最后死在深宫之内。还是庆幸自己没有无能的兄弟和需要扶持的家人累死自己。
纵观贾氏一族‘出息’的男儿,做个孤家寡人,未尝不是件好事。
第70章
送走了元春, 又陪着众人安抚了一回伤心难过, 又万分不舍的贾母和王夫人,楠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拉着黛玉回房休息。
黛玉累极,躺在床上时只来的及跟楠笙说一句这园子建的鬼斧神工, 一年四季定然有许多景色可赏就睡着了。
话中的惋惜之情都要溢了出来。
楠笙笑着拍拍黛玉的背,给她掖了掖被角, 什么都没说的安睡不提。
黛玉和大多数人一样,想的都是元春游幸过后,这精美绝伦的大观园就要封起来, 等来年上旨省亲时再重新开启。所以她才会觉得好好的园子就这么白放着着实可惜。
除了薛憨憨和楠笙,怕是只有回宫的元春晓得这园子不会白放着了。
临睡前,楠笙还想着如果这个世界的某些事可以以元春的心意为中轴,说不定明年真有一场省亲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