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不算白走来一遭
→_→
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儿那就不算事儿。
于是在旁的姑娘忙着给未婚夫送节礼时,楠笙直接叫来石玖家的去人伢子那里挑了个手艺好的绣娘送到薛家。还明确告诉石玖家的,挑个年纪大一些的送过去。
其实送绣娘这也挺实惠哒。
都快实惠大发了,好伐~
薛姨妈和宝钗在听说薛蟠送了个说书人给楠笙,当即就有些呼吸困难,一双双眼睛瞪得老大,直接被薛蟠这骚操作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可等知道楠笙也回送了个人时,薛姨妈和宝钗的呼吸倒是瞬间平稳了,可心里却囧的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所以这就是那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呗?
说好听点叫志趣相投,说难听点这就是一丘之貉。
幸好是这两人凑到一起去了,倒也省得坑旁人了。
楠笙和薛蟠互送彼此的节礼一时在荣国府传了个上下皆知不说,就连时刻关注憨憨恋情的越岩听说了,也是喷茶大笑,不能自己。
有趣,有趣,太有趣了~
楠笙做事还算做全套,她不但送了绣娘,还着人买了几匹男人常用的衣服料子,一并着人送到薛家。
薛蟠见了,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整个人美的不得了。一改往年吝啬,正经做了几件袍子。一做好就穿到身上,洋洋得意的到处炫耀。
楠笙和刘泰定亲好几年,不管是刘泰还是刘家,都不曾在年节生辰时派人送礼送物或是派个媳妇婆子上门问候一声。如今刚刚和薛蟠订下亲事,薛家那边就给足了楠笙体面,也叫楠笙的心又朝薛家偏了偏。
然而楠笙心有顾虑,自是不肯多做亲近。然后对薛家和薛蟠的态度就跟薛姨妈对楠笙似的,冷一阵,热一阵,不冷不热又一阵。
“昨儿夜里睡的那般沉,怎么还是这副没睡够的样子?”黛玉咽下嘴里的鸡蓉粥,担心的看向楠笙,“要不,晚些时候悄悄打发人请个郎中过来看一眼吧。”
这些年因为楠笙装病,所以是看遍了太医院的太医和京城有名的郎中。弄到最后真生病了,都不敢直接叫郎中。而是看着情况,再根据当初和张友士学的那点皮毛,自己下个诊断再叫丫头按着诊断去抓药。
也或是借着出府便宜的机会,坐着马车亲自去远一点的药堂请郎中把脉看诊,或是装上几副药,或是扎上几根银针。
楠笙打了个哈欠,不以为意的摇头,“冬天了嘛。”春困秋眨夏打盹,冬天猫冬睡不醒。
见楠笙这么说,黛玉仍旧不放心的说道,“也罢了,再看看吧。若实在不好,明儿不管怎么着都得看郎中了。”
“知道啦。”将面前的水晶蒸饺往黛玉面前推了推,“快些吃,一会儿还要去东府呢。”
今日东府做东,要开家宴。楠笙和黛玉不好不去打个转,便决定吃饱喝足了再跟着贾母去听戏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