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喜,“这就得马上着人去办!传至各州府,督办此事。”

经院的朱珪是最年轻的,出身也不算多高,就是一般的书香人家。这家伙说话属于比较直的,大家也都习惯于他这种风格。结果这会子了,当着万岁爷的面,他直接堵了一句:“这怕是不成。”

这话一出,吴书来脸都变了:“大胆!”哪里有这么直接顶撞皇上的。皇上说这么办,你说不行。那是听谁的?听你的还是听皇上的?不要命了!

朱珪还委屈了,他这会子还没反应过来他哪里说错了。

刘墉赶紧使眼色,朱珪迟钝了一下但总算反应过来了,一脸的迷茫看乾隆,张口便叫‘先生’,毕竟名义上他们都是万岁爷的学生,这才道:“这节实践课,不能发言?”

把今儿这事说成是实践课,把顶撞说成是自由发言。

乾隆哈哈大笑,被一句‘先生’给取悦了,他马上道:“能!当然能发言。”

朱珪这才克制的道:“第一,锻造技术牵扯到兵械改造,不能传之四方皆知。该由统一的衙门统一管理制造,技术做到保密,若是泄露技术,等同于造反谋逆。第二铁矿官职虽属朝廷,但一旦对下开了农具锻造的口子,只怕浑水摸鱼者多。不成熟的开采技术,指挥造成浪费。这于子孙后代来说,都是罪过。”

这里面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司衙门。要是按照以往的划分,这都该给工部来管辖的。

工部尚书当然高兴,这意味着工部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就道:“工部设一监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