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星君听毕,含在口中的茶水方轻轻顺着喉头滚了下去。
一边的宝玉抓了把瓜蒌子,一边磕,一边笑着瞧他,又凑到他脸前来问:“明明是个大冷天,你今儿穿的那狐皮袄子下面,怎么还放了把团扇?”
北静星君看宝玉一眼,正想把此事搪塞过去,就听见场上仙乐叮咚。警幻仙子站起身来,催促发起人宝玉赶快上场,宝玉便把那带着不明笑意的眼神收了回去,拿起提词卡,缓步踱到场中。
“欢迎各位来到【乘风破浪的十二钗】第三次公演现场!”
台下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连刘姥姥都不住地和身后的王夫人相视点头。
“现在我要同各位观众介绍一下此次公演的规则。”宝玉朗声道,“首先请薛宝钗、林黛玉、贾探春、史湘云四位队长上台,她们将表演单人舞台。四人全部表演完毕后,由在场的导师和评委,即十二位红楼女官、柳湘莲、蒋玉菡以及警幻仙子、史老太君、北静星君及不才投票。”
场上掀起一阵从未有过的欢呼热浪。
灯光暗下,一束光柱打在场中央,只见背景的水幕上亮起,是一栋雕梁画栋的绣楼,朱红的廊柱,霜色的帘纱,一个披着白蟒、挂着黑色髯口,头戴纱帽的身影慢慢浮现,场内渐亮,那人面庞圆润,圆眼怒睁,额间一抹嫣红,正是宝钗。
“论男儿壮怀须自吐,焉肯空向杞天呼!”[1]
雌音乍现,浑厚柔亮,便是一片掌声,黛玉在候场的碧纱橱间听她长音贯耳,心道:宝姐姐出奇招,论理该是扮作杨妃,哪知她竟演了回郭子仪。细细想来,这郭子仪“所莅以清白见称,居常以经济自命”[2],倒是符合她一贯品格。
“笑他每似堂间处燕,有谁曾屋上瞻乌!
不提防柙虎樊熊,任纵横社鼠城狐。
几回家听鸡鸣,起身独夜舞。”[1]
昆笛呜呜咽咽,吹得台下凄然,宝钗轻移方步,一挽水袖,提了一口气。
“想古来多少乘除,显得个勋名垂宇宙,不争便姓字老樵渔!”[1]
评委席间,北静星君赞叹:“气完神足!”
碧纱橱里,黛玉站到出口候场,心下也忍不住赞叹:“好嗓子!”
宝钗这边退下,黛玉深吸一口气,徐徐登了台。
台上是一片古典园林的布景,假山、青石、亭台、翠轩,光投在地上,泛着水光,是一泓春水,当中开了一朵红莲。
北静星君定定看着黛玉,她穿了杨妃色的对领帔,绣着缠枝牡丹的纹样,头上顶着些许珠翠,一双浓黑的眉毛扬入鬓角,眼周铺了桃红的胭脂,却丝毫没能掩盖她的灵动光彩。
琴声泠泠淙淙,是他熟悉的《牡丹亭·皂罗袍》。
只见黛玉拿着把折扇,正是那日用脂砚斋所赠的油烟墨写就,但她没有展开,只是双手轻挥,做了几个身段,提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