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西拿起薄册子,劣质纸张的手感不能更糙。

翻开扉页,入目就是刺激。

一幅扭曲的干尸图,尸体边吸血鬼正在舔着滴血獠牙。

五分钟,她极快地将摊上十二本薄册扫读一遍。

每册十页左右,除去封皮,有三四幅插画,又连载着三四章文字故事。大致能分成犯罪惊悚、怪兽奇幻、哥特恐怖、鬼怪复仇等类型。

“还有吗?”凯尔西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不同的分册,都给我一本。”

“有。现货一共六十本,其中五套完本,其他都是连载。”

摊主摊主见凯尔西爽地付了五先令,乐得多介绍一番。“这些行内统称廉价恐怖小说。”

四十年前,19世纪30年代,欧洲逐渐兴起廉价恐怖小说。

如今迎来了这个流派的黄金时代,仅在英国就有上百家廉价恐怖小说的出版社。不只伦敦,整个英国,远到欧洲大陆,都随处可见此类薄册。

薄册连载故事,一周一印,一本仅需一便士。

每册大概三到四章节,四到五册为整个完本。一个多月,人们以四五便士,就能将一个廉价恐怖小说从头到尾读完。

摊主笑到,“这些非常好卖,劳工们也轻轻松松一买十几本。一便士太便宜了,全英国找不到比它更便宜的东西。说的难听些,厕纸都比这书贵得多。人们大都不专门买厕纸,买这书,既能读又能用。”

话是粗俗,却符合当下现状。

与后来的软纸不同,现在市面上卖的厕纸还都偏硬,它的使用感受与报纸、广告纸差不多。厕纸价高,中上人家才能买得起,而很多人没钱去顾忌纸张卫生,用得都是生活废纸。

一番简短谈话,凯尔西已窥见廉价恐怖小说的暴利。

薄薄一册极为便宜,但占满了各国各地的报摊。

以伦敦为例,四百万的人口里,中下层占了大比例,极度保守假设有三十万人买此类薄册子。

即便每本一便士也能聚沙成塔,每周既得一千二百五十英镑。

扣除粗制滥造的印刷与销售渠道费用,再度保守估计,总能净赚七八百英镑。

凯尔西暗暗咋舌,以上还都是保守估值。想到薄册卖得并不够光明正大,她又问摊主。“会买不到吗?我是说警察来突查什么的。”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摊主耸耸肩,“谁让这些故事与绅士与淑女的品格毫不相关。”

虽然廉价恐怖小说风靡于世,下至苦工上至贵族,谁都能读得起,但人们鲜少当众阅读或探讨。

这一流派与维多利亚时期的主流价值背道而驰,书写的是血腥暴力、残酷离奇、反复无常。

中上层人士批评此类故事荒诞到足以腐蚀人心,不愿坦诚面对城市光鲜表面下存在的残忍现实。

摊主说了些知道的,“遇到举报,警察会以别的名目突击检察出版社,对报摊书亭倒没怎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