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让他说出一个期限来,知府也说不出来呀,只好做揖打恭的请薛沛多给他点儿时间。薛沛到底却不过情面,得了知府一定会尽快查案的保证之后,只好放知府出了门。

不过薛沛也请知府留下了十个衙役,为的是震慑一下府里的下人——别看今天带走了百多个奴才,可是府里还剩下二百多个奴才呢,要是这些人再偷摸东西的话,薛家可真的没有活路了。

等到知府一走,薛沛便让薛成将府里的所有帐本都拿过来,再把库里还剩下的东西重新登记一遍,点算了一下,东西还能值个一百五六十上万两银子,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薛姨妈又跑到薛沛这里来刷存在感,说她已经给京里写了信,请王子腾一定给知府写信,让他快些查案替薛家找回丢了的银子。

薛沛实在不想见她,凉凉的问了一句:“二舅兄远在京中,远水解不得近渴,大舅兄那里是不是也该送封信过去?”

薛姨妈的脸就一下子红透了:王子胜就在金陵,薛家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这个街面上行走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不管是薛沛中毒还是薛家分宗,王子胜连派个人来问一声都没有,可见对这个妹子家的事,并没放在心上。

等到薛姨妈讪讪的自己找了个理由出门,薛沛才得以重新清静的看帐本。看了半天的时间,又在正房外挂了暗号,薛沛继续“伤心”的去视察了两个黑洞洞,等密折被人取走,才放心的开始等着皇帝的批复。

皇帝现在比薛沛还闹心!

知道自己安插用来监视江南官场的暗探薛沛,竟然把自己密探的身份宣扬的尽人皆知,然后就被人下了毒,皇帝已经气的摔了奏折。

那时他觉得薛沛最好直接被人毒死,否则难消自己心头之恨——做皇帝的不能有容乃大,对自己任用的官员还有监视,说出来实在丢人,只有薛沛这个暗探死了,才算死无对证。

不想第二日又收到薛沛的奏折,说是甄应嘉借着四皇子之名敛财,又让皇帝觉得薛沛还是有些老实了,不然怎么会看不出甄应嘉是在替四皇子敛财?这样老实的薛沛,真的敢把自己是密探之事宣扬出去吗?

于是皇帝在薛沛的第二封奏折上,已经朱批让薛沛明白回奏密探身份泄露一事。

第三封密折接踵而来,内容竟是自己密令薛沛留下应急的银子被盗了!那可是皇帝敢在江南重赋的底气所在,白花花的一百多万两银子一把火化为乌有,连个渣都不剩,一点儿银水都没留下,说是让火烧了谁信?

皇帝不得不回想起薛沛的前一封奏折上,说过甄应嘉让薛沛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想起第二封奏折,第一封奏折也就回到了皇帝的脑海,薛沛曾经请求皇帝尽快派一个人接替自己的暗探与皇商之职!若是真的是薛沛自己泄露了暗探身份,应该宁可自己死于任上,也不愿意别人接任才对——任何一个接任的暗探,都会对前任执行情况进行调查,薛沛真是自己泄露身份,是经不住查的。

这样想着,薛沛的第四份奏折又来了,这次事情更加严重,薛沛被族人逼着分宗不说,还被强行卖出了薛家四成股,收到的银子二百七十万两银子,加上薛家自己原来的银子,都如前一次的银子一样,一夜之间被人搬空了。

皇帝到现在已经认定薛沛是完全无辜了:连日后过日子的银子都被人连夜盗走,分明是要至薛沛于死地的节奏。

这个想至薛沛于死地的人是谁,皇帝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为什么要至薛沛于死地,皇帝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分明就是薛沛挡了别人的财路,要不甄应嘉怎么会短短两个时辰之内,就凑齐了二百七十万两银子买股?前一天他可还到薛沛那里想要银子,银子没要到还老羞成怒的让薛沛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呢。

甄应嘉要是不知道薛沛会被人逼宫卖股,会提前准备那么多银子吗?皇帝已经脑补出甄应嘉在背后煽风点火,鼓动薛家七房向薛沛发难的一系列举动。

可惜了,薛沛这么一个忠心耿耿,实心替自己卖命的人,就这么让甄应嘉这个起了二心的臣子给毁了!说不定毁了薛沛的,还不止甄应嘉这一个人!

要知道薛沛过日子的银子都让人偷走了,还想用自己家里剩下的家财,弥补皇帝亏空的那一百一十万两银子,完全没想过他自己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儿女嫁娶怎么办。

因为这份可惜,皇帝派了一个以前就与薛沛有往来的人,去接替薛沛的密探之职,还下了密旨给这个接替薛沛的人,让他务必查出两次去薛家盗银的人是谁,一旦查实,可便宜行事。

可是让他说出一个期限来,知府也说不出来呀,只好做揖打恭的请薛沛多给他点儿时间。薛沛到底却不过情面,得了知府一定会尽快查案的保证之后,只好放知府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