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平引着周皎走到里面,偶然有工匠抬起头向周皎问好,随后又低下头各自干活了。
周皎走近墙边,只见一排排架子上正晾晒着新纸,白若新雪,只是纸质略有粗糙,但比起周皎之前见过的纸要好上许多,她不由有些好奇地凑过去,道:“这纸看着比别的纸白上许多。”
吉平有些不好意思,道:“这是有些做坏的一批,是我儿子来送饭时,不小心落了些蒸土豆进去,没想到这纸变白了,要是扔了怪可惜的,就一起晾出来了。”
周皎倒是知道制纸时会故意做旧一些,目的是为了防止发霉与虫蛀,她也不在意,只是走到进厅堂,伸手抚了抚桌上摞好的新纸,道:“不影响纸质就好。”
吉平见她没有在意,这才接着说道:“只是已经做好的一批纸,都是裁过的,大小合适,周娘可以拿回去试一试。”
周皎微微颔首,随后道:“我去后院看看纺车那边如何,吉先生去忙吧,不必陪我了。”
“不敢当不敢当。”
吉平嘿嘿一笑,这才转过身继续去忙。
周皎带着练师向后院走去,只见地上都是木料残存的碎屑,几人正围着两架相互对比的纺车琢磨,为首的那位工匠已经是一位老人了,此时正一脸严肃,道:“左边木椽紧一些。”
周皎放轻了脚步,走到一旁的苦安身边,道:“这是快做好了?”
苦安点点头,道:“确实做的差不多了,不过这只是脚踏纺车,还是水力来得更快一些。”
周皎揉揉头,道:“我以前见过点农具,不过也只知道大概,曲辕犁和筒车也在课本上见过,不过我学艺不精,不大明白原理,只能靠这些前辈们做,还是不要操之过急了。”
“嗯。”
苦安摸摸头,道:“这方面我也帮不到你了。”
“你已经帮我很多啦。”
周皎看了看那架纺车,忍不住出声道:“这是把上面的单锭换成三锭和五锭了吗?”
有人应声道:“三锭的已经差不多了,纺轮特意做小了些,不会抻断丝线,五锭是用来织麻的,所以纺纶大了些,只要木椽钉紧,应该就不会散架了。”
周皎摸摸下巴,道:“原来如此。
那这三锭纺车可以多做几台,过几日找些女工来上手,先做一批成品出来。”
练师应了一声:“是。”
众人这才发觉说话的人是周皎,纷纷向她行礼,周皎赶紧拒绝,道:“这纺车改良可是大功,诸位都是功臣,不必向我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