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卿疑惑看着孟鹤堂。孟鹤堂拿起手机点开回头,看阮卿正襟危坐的样子,笑着从椅子缝间递过去,“加个微信。”
他瞧出在车镜上阮卿映出的欲言又止的模样。想要微信呗。小孩子总是不好意思。如果能让对方开心一场,他倒不介意主动提出来。
这对阮卿来说是天降之喜。他忙手忙脚的扫了码,发送了请求。说,“那,那孟哥,我先走了。”
“慢点。”孟鹤堂说。
“谢谢孟哥。”出了车阮卿说了句把门关上。
孟鹤堂看着微信界面联系人那亮着的红圈,点开,通过了请求。
阮卿的头像,是一张白图,什么都没有,名字叫休洗红。
“往外迎,往外迎。”孟鹤堂不自觉哼了两句,正要发动车子,想起古诗词版的休洗红。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原来是这个卿。孟鹤堂心想。
☆、第 3 章
也不知道为什么,阮卿上台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在他觉得一切都变好的时候,秦霄贤也回来了。
教习说他学的够高了,就差经验,于是把他丢进了三里屯跟着跑腿跟包,哪个师哥请假他便顶上一场。
他的生活里有了演出的参入,而他也终于发现不管他脑子里装了再多文字,总归比不上各位角儿们深厚的舞台经验。
除了八队常驻三庆园,其他几个队都来回在各个剧场倒换。阮卿是一直待在三里屯的,于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角儿注意到总在忙忙碌碌,哪怕没事干也要扫地擦桌子的阮卿。
今日三队的张九南少个捧哏,后台找不着替补,直接把什么都没准备,刚帮角儿买完东西的阮卿给推了上去。
看到阮卿冲出帘子,台下的观众一阵尖叫。穿着明黄大褂的张九南也笑着说,“今天我有福了,三里屯的常驻学员来给我捧哏。”
“我刚扫地呢,就让他们推上来了。”穿着简约卫衣的阮卿上前去找话筒,神采飞扬。
台上的帘子在他而言就是一道界限,台下他沉闷无趣,台上却笑的比谁都灿烂。
这一场使的也漂亮,有传统功底加身,又上了几次台让他有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虽然没提前背词,但他这捧哏也捧的不错。
在观众的掌声里二人退了台,身后还有观众叫嚣着让阮阮再上来。阮阮是观众对阮卿的爱称,说阮卿长得好看,又显年幼,脾气也好。
“这次可以。”张九南说。
“没有。”阮卿进了后台又要去找自己的扫帚。
“你也该做身大褂了。”张九南突然说,“你上台次数不少,得做身了。”
“啊?”阮卿握着扫帚把,涩然笑着,“我还不急。”
他打听过,做大褂很贵,那加钱价钱得让他勒紧裤腰带兼职好几份工才能换来的。
他现在还是学生,没有工资,却有周六日,可以去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