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秦戊在旁边提醒了一声:“皇上,这样的喜事前所未有,奴才不知按着什么例往重华宫送赏,还请皇上吩咐。”
皇上这才想起来,便命封了一份厚厚的赏赐去重华宫,又拍了拍辛泓承的肩膀:“走,去后头小佛堂里,给你娘的画像上香,将这件喜事告诉她。她若还在,必欢喜的不得了。”
--
彼时太上皇虽还病着,但已经喝了一日药,退了热下去。正被迫在床上养病,忽然听了这样的好消息,当场掀了被子站起来:“好!好!真是大好事!”
慌得一众服侍的人跪了,还是太后将他老人家按回去:“您高兴归高兴,可别再着了风寒。”
太上皇喜得白胡须都发光似的,当场指了吴太医:“你快去给太子妃请脉,瞧瞧胎相好不好。”
吴太医刚准备从地上爬起来,太上皇又摇头:“不,你别去了,你还带着朕这里的病气,一旦过给太子妃就不好了。”
吴太医起立一半,只得又跪回去,险些闪了老腰。
第114章 了心事
过了几日, 西北军中派上京述职的官员便到了,按着惯例向皇上汇报今秋的军情。
西北甘陕一带,不比北疆混乱,连年需要朝廷供给粮食。相反, 甘陕一带已经能自给自足不说, 连年还能给朝廷上贡, 甚至有闲暇之时还会往北疆大草原的方向上支援支援, 帮着打一打北蛮。
可以说杨家的势力,已经逐渐从西北蔓延到北疆甚至草原上。
不过西北苦寒, 虽然杨家世代挂帅,手握兵马颇多, 朝中也没什么眼红的——听说到了冬日,哪怕是西北的世族, 都得防饿极了的悍匪劫掠, 家里连小姐们都得会骑马预备着跑路, 稍微差些的六七品官员, 跟京中或者富庶之地官员的派势根本不能比,主母都得下田。
所以杨家愿意在那里守着,不单朝廷,许多武将世家也安心。也没什么人给他们下绊子, 免得杨家要是不成了, 还不知道谁要被拎起来堵西北的窟窿呢。
况且西北又是北疆跟京城的屏障, 若是北蛮哪一日真的势大,北疆失守,接着就得杨家拿命去填弥补战局,所以这份权势富贵也是当得起的。
朝中人人都心知肚明,若非杨皇后出身杨家长房嫡女, 从前皇后位置也坐不稳,今日也不会是退居而是被废了。
--
这回上京的是杨家二房,也是杨皇后的嫡亲次兄,因是皇上登基来第一回 入京,诰命女眷们自然也要紧着入宫拜见太后和太子妃。
因着杨皇后,黛玉从来待杨家女眷格外亲和。甚至让杨家插了个队,在一众拜帖里先挑了出来,许她们入宫。
黛玉自有孕后,就将宫务卸了许多,交还太后安心养着。
于是常去探望杨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