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斌还是那张严肃脸,所做的事却特别有人情味,张英、熊赐履几人年纪也大了,尤其是曾经被吴三桂捉住关押,在牢狱中受过苦,又与反清势力虚与委蛇的李光地师傅眼神最不好,他看书的时候,要将书籍举得老近才能看清,总是低头看文书,总让胤礽担心师傅的颈椎以后会坏掉。
张英笑道:“太子殿下做出了成绩,我等作师傅的心中宽慰,自然也乐意支持您,只是最近快考试了,还请殿下将心思放回学业上。”
胤礽的成绩与学习太傅们并不担心,一来是他年纪小,头脑聪慧,二来他自己也知道轻重,并不需要大人们的监督。
教导好学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而将差学生教导为好学生,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由于胤礽的进度追赶上了大阿哥,二人关系又好,时常会合并课堂一起授课,比起学什么都轻松的“好学生”胤礽,胤禔就成了“差学生”了,师傅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大阿哥身上,给他补课,为他讲解。
小小年纪的大阿哥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学业压力,弟弟比他聪明厉害,令大阿哥感到自尊心受挫,都不愿意搭理胤礽了,一个劲儿的闷头学习。
升为惠妃的纳喇氏也劝他更用功一些,皇上为太子请的太傅都是最顶尖的学者,今日可沾太子之光获得太傅们的教育,那是进学的好机会。太子大方,愿意与大阿哥合并课堂,这是好事。
胤禔卯足了劲要超越胤礽,闷头学习都学得瘦了!
比起同龄孩子他确实聪明许多,可与天资过人的太子一比,那就差了一截。
每当听到别人这么说的时候,胤禔就会生气,小家伙自尊心强,被这样刺耳的话一说,心里不舒服,还有了小情绪。
同样是学习,胤礽七天里正经学习五天,而大阿哥天天学习,进度却还赶不上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气人不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