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她们的责任,”帝王实话实说,并不避讳自己言语之中的冷漠:“即使是再受宠爱的格格,该是她和亲去,就不能逃避。谁和你说去蒙古和亲就不是好事?咱们满洲格格去往蒙古是能掌权的!至于嫁给叛贼,和硕恪纯长公主确实命不好,她是被连累的。”
康熙很同情她,但这不妨碍他将她软禁起来,杀死她为叛贼所出的孩子。
“保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时联姻是因为朝廷实力还弱小,需要安抚吴三桂,现在这么做也是因为形势使然,你觉得她是朝廷利益的牺牲品,却不知若当初太皇太后与先帝不那么做,也就没有今日朝廷的根基。”
康熙见胤礽的表情不再是似懂非懂,而是若有所思,非常欣慰。
“出去一趟,保成成长了不少。”
再也不是当初那懵懵懂懂、天真烂漫的模样,多了些智慧与考虑,向着他心目中理想的储君模样靠齐。
父子二人一起用了膳,互相之间似乎有谈不完的话题。三个月的分别激起了康熙满腔父爱,爱子险些受伤更令他恨不得将胤礽给拴在裤腰带上,这回是直接留胤礽宿在昭仁殿了。
他还教了一些胤礽作为帝王时候的考量,告诉他“什么是权衡”,“什么是得失”,也告诉他自己用雷霆手段处死吴三桂九族的决定,以及对于恭亲王头脑不清醒的愤怒。
“他首先是大清的王爷,再是其他,”康熙批判恭亲王:“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做不成大事,也不够果决,一时的妇人之仁会酿成大患,保成现在知道了吧?当初朕就不该准他带走吴氏。”
胤礽之前还悄悄在心里嘀咕皇叔有人情味,现在接受了来自康熙的帝王之道教育,理智上知道汗阿玛这样做是正确的,心里却有些堵得慌。
晚上,胤礽沾了苹果汁对着日记本写写画画,他悄悄去看康熙,机敏地竖起了耳朵:“儿臣写心情录,是隐私,这不是给太师傅与汗阿玛看的日记本,您可不能偷看。”